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 次温飞卿韵
作者: 吴湖帆 〔清代〕
温语。欢舞。春梦午。烟波微。
欹绣枕。回锦。倚罗帷。
暂得作于飞。
相依。相怜相见稀。
怎同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温柔的言语,欢快的舞姿,春日午后的梦境,微波荡漾的水面。
我倾斜着绣花的枕头,回想着美好的锦绣,倚靠在轻薄的罗帷下。
暂时得以相聚,彼此依偎,彼此怜惜,但见面的机会却是如此稀少,
怎么能共同归去呢?
注释:
- 温语:温柔的话语。
- 欢舞:快乐地跳舞。
- 春梦午:春天的梦,指春日午后的美好时光。
- 烟波微:微微起伏的水波,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意境。
- 欹绣枕:倾斜着的绣花枕头,表现一种慵懒的状态。
- 回锦:回想美好的锦绣,象征着美好的记忆。
- 倚罗帷:倚靠在轻薄的帷帐上,给人一种温柔的氛围。
- 暂得作于飞:暂时相聚,像是在飞翔一般的快乐。
- 相依相怜:彼此依偎,互相怜惜。
- 相见稀:见面的机会很少。
- 怎同归:怎么能一起回去,表达了对分别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1894年-1968年),字子修,号湖帆,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风光、生活感受,风格清新婉约,常有细腻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
《诉衷情》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吴湖帆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短暂相聚的惋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歌鉴赏:
《诉衷情》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爱的渴望和无奈。诗中通过温柔的语言、欢快的舞姿和春日的午后梦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浪漫的氛围。细腻的意象,如“温语”“欢舞”“烟波微”,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词中提到的“倚罗帷”,不仅展示了优雅的生活场景,更隐喻着细腻的情感依赖。
在情感上,诗中流露出对短暂相聚的珍惜和对相见稀少的无奈,正如“相依相怜相见稀”所言,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心痛。虽然暂时得以相聚,但面对现实的无常,心中难免生出惆怅之感,特别是在“怎同归”的结尾,给人以深思。
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吴湖帆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爱情的执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温语:开篇以温柔的言语引入,营造出柔和的情感基调。
- 欢舞:表现出一种欢乐、轻松的气氛,暗示着与爱人之间的愉快互动。
- 春梦午:春天的午后,象征着生命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
- 烟波微:水波的细微涟漪,象征着温柔的情感和细腻的思绪。
- 欹绣枕:描绘一种慵懒的状态,暗示着对爱情的沉醉与依赖。
- 回锦:象征美好回忆的思念,表现出内心的温柔。
- 倚罗帷:将诗人置于一个温暖、私密的空间,增强情感的亲密感。
- 暂得作于飞:象征短暂的相聚时光,瞬息即逝,带来飞翔般的快乐。
- 相依相怜:表达出爱人与自己之间的深厚情感。
- 相见稀:强调了相聚的不易,突显了情感的珍贵。
- 怎同归:结尾的无奈与悲凉,表明现实的无情与爱情的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梦”比喻美好时光,增强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如“相依相怜”,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将“温语”赋予情感,使得语言更具温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美好情感时所经历的短暂与脆弱,也反映了对生活中真实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温语:象征温暖的情感交流。
- 欢舞:象征快乐与自由。
- 春梦:象征美好的幻想与期望。
- 烟波:象征细腻与柔和的情感。
- 罗帷:象征温柔的庇护与依偎。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柔与浪漫的情感世界,反映了人们对爱的幻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吴湖帆
- C. 温飞卿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相依相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依赖与珍惜
- B. 生离死别
- C. 友情
- D. 对生活的无奈
-
“怎同归”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无奈
- C. 欢喜
-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林黛玉的诗作。
- 李清照的词,如《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柔情与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湖帆的《诉衷情》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与情感的深刻表达,但吴湖帆更注重描绘场景与氛围,而李清照则更突出个体的情感挣扎和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湖帆的诗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