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篇》
时间: 2025-01-27 03:27: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洪濛惨竭青黄力,削凿嵚岩簇鳌极。
芙渠攒矗厚坤心,王子磨针开道域。
明皇奉教靡黄金,范像镕宫冠绝岑。
斗垣峻级仞十万,磴道钩绳凌井参。
足底云缨亘辟阖,岳渎畿圻纷飒。
太和元气郁氤氲,拱揖飞仙承问答。
振衣一啸雷崩轰,冉冉梯霞达玉京。
八宫二观遍游历,三十六庵群送迎。
胜朝金碧贱于土,陬澨琳宫不胜数。
武当美丽甲寰中,如林丰碣丛荒宇。
从来不朽唯曰三,德功今属琪园龛。
块间名业露晞日,布金匹士隆高谈。
巘原陟降别有以,不向曹溪掬香水。
质成虞芮尊片言,乃亩乃宣乃疆理。
瞪目沧桑指一弹,铦锋待截情渊澜。
松下鼋蛇轻绿骨,真人那在层霄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武当山的雄伟与神秘。开头描述了自然的壮丽与力量,削凿的悬崖如同龙鳌般矗立。接着提到武当的道教文化,王子磨针象征着修道者的精进。明皇尊崇道教,范像融铸的宫殿在高峰之中。斗垣高耸,阶梯陡峭,仿佛可以直达天际。足下的云缨如同门户,山川之间生机盎然。太和的元气在这里凝聚,飞仙们在此相聚,进行着问答。诗人一声长啸,仿佛雷声轰鸣,飞升到玉京。诗中提到的八宫二观、三十六庵等地标,显示了武当的文化厚度与历史深度。武当的美丽超越了世间的所有,犹如丰盛的林木,象征着道教的永恒。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道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表达了对武当山的崇敬与向往。
注释:
- 洪濛:形容大气,混沌状态。
- 鳌极:指高耸的山峰,仿佛神话中的龙鳌。
- 芙渠:指水道,如同莲花般的水渠。
- 王子磨针:比喻修道者在艰苦中追求真理。
- 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崇尚道教。
- 斗垣:高耸的围墙,象征武当的雄伟。
- 云缨: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 太和元气:道教中的宇宙元气,象征和谐与生机。
- 真人:指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鲁之裕,清代诗人,以其道教课程的热爱和对武当山的崇敬而闻名。他的诗词多描绘山水、道教文化,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道教文化复兴的时期。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武当山的崇拜与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的重视。
诗歌鉴赏:
《武当篇》是一首充满气势与哲理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意象,将武当山的壮丽景色与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融为一体。开篇以“洪濛惨竭青黄力”描绘自然的壮丽,接着以“削凿嵚岩簇鳌极”展示了武当山的险峻,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道教的神秘,带给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深思。特别是“振衣一啸雷崩轰,冉冉梯霞达玉京”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道教境界的向往,充分表现了道教文化的哲理与诗人自我的修炼之路。
诗中提到的“八宫二观遍游历,三十六庵群送迎”,则是对武当山道教建筑群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其文化的繁荣与历史的厚重。最后,诗人以“松下鼋蛇轻绿骨,真人那在层霄巅”结尾,回归到了道教所追求的修行者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洪濛惨竭:描绘自然的混沌与力量。
- 削凿嵚岩:刻画武当山的巍峨与险峻。
- 芙渠攒矗:水道如莲,象征自然的美。
- 王子磨针:修道者的艰苦与坚持。
- 明皇奉教:表现道教在历史上的地位。
- 斗垣峻级:描绘高耸的围墙,象征神圣。
- 足底云缨:形容云雾缭绕,增强神秘感。
- 太和元气:道教宇宙观的体现。
- 振衣一啸:表现诗人内心的激昂与向往。
- 八宫二观:道教建筑的丰富与历史。
- 武当美丽:强调武当山的独特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削凿嵚岩簇鳌极”,将山峰比作龙鳌,增强了雄伟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振衣一啸”,赋予诗人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武当山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与自然的壮丽,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与崇敬。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武当山:象征道教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 云缨:象征神秘与高远。
- 飞仙:道教的理想境界,超越尘世。
- 松下鼋蛇:自然与修行的结合,隐喻修行者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武当山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 A. 道教文化
- B. 佛教文化
- C. 儒教文化
- D. 民间信仰
-
“王子磨针”比喻什么?
- A. 诗人的艰辛
- B. 修道者的精进
- C. 明皇的尊崇
- D. 自然的力量
-
诗中提到的“松下鼋蛇”指的是什么?
- A. 道教神仙
- B. 自然中的生物
- C. 诗人的向往
- D. 文化的象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描绘自然景色与道教思想的结合。
- 《望庐山瀑布》:李白,同样表现自然的壮丽。
诗词对比:
- 鲁之裕《武当篇》与王维《庐山谣》: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道教文化的崇尚,但鲁之裕更侧重于道教的修炼与哲理,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清诗选》:对清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与解读。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研究道教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