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时间: 2025-01-22 23:09:58

来赴龙华约,归承帝泽新。

道高传几祖,言下得何人。

水想灵溪健,花饶法界春。

自甘铅钝者,犹望指迷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僧归护国寺
李简 〔宋代〕

来赴龙华约,
归承帝泽新。
道高传几祖,
言下得何人。
水想灵溪健,
花饶法界春。
自甘铅钝者,
犹望指迷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一位僧人回到护国寺的情景。诗人提到,僧人来赴龙华的约定,归去后将承受新一代的恩泽。道理高深的教义传承了几代祖师,言语之下又能得到多少人呢?水流向灵溪,生机勃勃,花儿在法界中盛开春意盎然。即使是甘愿沉默寡言的人,依然希望能有指引迷津的明灯。


注释:

  • 龙华:指的是龙华寺,是佛教的一处圣地,象征佛教的约定和聚会。
  • 承帝泽:承接帝王的恩泽,寓意得到新的启迪和教化。
  • 道高传几祖:指佛教的教义高深,代代相传的祖师众多。
  • 灵溪:灵溪指清澈的溪水,象征灵动和生机。
  • 法界春:法界是佛教用语,指整个宇宙的法则,春天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铅钝者:指思想上不如他人的人,自甘平庸。
  • 指迷津:比喻指引迷途,帮助人找到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简,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现对佛教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送别僧人之际,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礼赞,以及对僧人未来的祝福和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送僧归护国寺》是一首充满佛教意蕴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话语与道理的思考,展示了佛教教义的深邃与传承的艰辛。首联“来赴龙华约”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表明僧人与佛教的约定。接下来的“归承帝泽新”,则寓意着在新的环境中继续接受教化与启迪。

诗中以“道高传几祖”引发对教义的反思,表达了对佛教传承的敬仰与思考。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思考,认为即使是平庸的人,也希望能在佛法中找到指引,传达出一种对灵性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僧人未来的祝福,也有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李简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赴龙华约:表达了僧人前来参加佛教聚会的约定。
  2. 归承帝泽新:回归后将承受新的恩惠,象征着新的教化。
  3. 道高传几祖:引发对教义传承的思考,表现出对祖师及其教义的敬重。
  4. 言下得何人:反思在高深的道理之下,真正能理解的人有多少。
  5. 水想灵溪健:用水流比喻生命的灵动与活力。
  6. 花饶法界春:表现出法界中的生机,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7. 自甘铅钝者:自我安于平庸的人,带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8. 犹望指迷津:即使如此,仍然希望能得到指引,寻找人生的方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与生命的活力相比较,增强诗意。
  • 对仗:用词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春天的花朵象征希望和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现了对佛教的敬仰与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和对灵性成长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龙华:象征佛教的约定与聚会。
  2. 灵溪:代表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3. 法界:象征佛教教义的深邃与广阔。
  4. :象征希望与生机。
  5. 铅钝:代表平庸与沉默。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核心主题,传达出对佛教精神的礼赞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华”在诗中指的是?

    • A. 一座庙宇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水流
    • D. 一种约定
  2. “自甘铅钝者”中的“铅钝”指的是什么?

    • A. 聪明
    • B. 平庸
    • C. 聪颖
    • D. 机警
  3. 全诗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 A. 爱情
    • B. 战争
    • C. 佛教
    • D. 友情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送僧归护国寺》与《静夜思》
    •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前者更关注于宗教与人生的哲理,后者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简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