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赞上人》
时间: 2025-01-24 03:23:4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别赞上人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 我生苦漂荡,何时有终极。 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还为世尘婴,颇带憔悴色。 杨枝晨在手,豆子雨已熟。 是身如浮云,安可限南北。 异县逢旧友,初忻写胸臆。 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 马嘶思故枥,归鸟尽敛翼。 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 相看俱衰年,出处各努力。
白话文翻译:
百川东流,客人离去也不停息。我一生漂泊不定,何时才能有个尽头?赞公年迈释门,流亡来到边国。依然被世俗牵绊,脸上带着憔悴的色彩。手里握着杨枝,豆子已经成熟。我的身体如浮云,何能被南北限制?在异乡遇见旧友,初见时心中欢喜。天长路远,关口寒冷,年末饥寒交迫。野风吹动征衣,欲向黄昏告别。马嘶思念故乡的马厩,归鸟也收起了翅膀。古往今来,聚散离合是常事,往昔的荆棘依旧。相互凝视都已衰老,人生的出处各自努力。
注释:
- 赞公:指赞上人,可能是杜甫的朋友。
- 释门:释教之门,可能暗指出家或隐逸。
- 尘婴:被尘世羁绊的人。
- 杨枝:象征希望与新生。
- 豆子:指成熟的豆类,象征丰收。
- 长荆棘:比喻生活的艰难与困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称为“诗圣”。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漂泊生涯的晚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别赞上人》是一首富有感情的送别诗,体现了杜甫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的无奈。开篇以“百川日东流”引入,流动的水象征着人生的不可逆转,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诗人对自己的漂泊感到苦恼,生怕没有尽头,展现出对归属的渴望。
在对赞公的描写中,诗人提到他年迈与世俗的羁绊,既是对朋友的关心,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手握杨枝的意象,寓意着希望和新生,但诗人又感受到世俗的沉重。诗人在异乡与旧友相逢,虽初见欢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艰辛与冬日的寒冷使他再次陷入思考。
全诗以“古来聚散地,宿昔长荆棘”作为结尾,强调了人生的聚散离合,生离死别是常态,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杜甫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川日东流:时间如水,川流不息。
- 客去亦不息:旅客的离去同样是无休止的。
- 我生苦漂荡:我一生都是在苦苦漂泊。
- 何时有终极:我何时才能有个归宿?
- 赞公释门老:赞公年纪大了,出家人身份。
- 放逐来上国:被流放到边远的国家。
- 还为世尘婴:仍然被世俗所束缚。
- 颇带憔悴色:面容憔悴,显示生活的疲惫。
- 杨枝晨在手:手中握着希望的象征。
- 豆子雨已熟:象征丰收,生活的希望。
- 是身如浮云:自我如浮云,随风而动。
- 安可限南北:自由的心灵无法被地域限制。
- 异县逢旧友:在他乡遇见老朋友。
- 初忻写胸臆:初见的欢喜,倾诉心中情感。
- 天长关塞寒:长途跋涉,关口的寒冷。
- 岁暮饥冻逼:年末饥饿和寒冷的逼迫。
- 野风吹征衣:风吹动我的征衣,象征行路。
- 欲别向曛黑:想在黄昏时分告别。
- 马嘶思故枥:马儿嘶鸣,思念故乡的马厩。
- 归鸟尽敛翼:归鸟收起翅膀,象征归属。
- 古来聚散地:古往今来,聚散离合是自然法则。
- 宿昔长荆棘:过去的艰辛与困苦依旧存在。
- 相看俱衰年:彼此看着,皆已衰老。
- 出处各努力:各自努力,追求不同的人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如浮云”,比喻漂泊无定。
- 拟人:如“马嘶思故枥”,赋予马情感。
- 对仗:如“聚散”、“浮云”、“尘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情的冷暖与生活的艰辛,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川: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杨枝: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 豆子:丰收与生活希望的象征。
- 浮云:漂泊与无定的象征。
- 旧友:人际关系的亲密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别赞上人》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的“赞公”指的是什么身份?
- A. 诗人
- B. 出家人
- C. 官员
- D. 朋友
-
诗中提到的“杨枝”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希望
- C. 财富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别赞上人》均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沧桑感,而《别赞上人》则更渗透出个人情感与友谊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