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南夕望》

时间: 2025-01-11 01:22:12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屦,目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祠堂南面,眺望江水的情景。江水如同百丈宽,孤舟在夕阳的照耀下轻轻漂流。兴致来时,仍然穿着草鞋,目光却已经遥望到更远的云和沙。山中的鬼神迷恋于春天的竹林,湘江的女神依偎在黄昏的花丛旁。湖南这片清秀的地方,令人感慨万千,长久以来都让人叹息不已。

注释:

  • 百丈:形容江水宽广,水色如同百丈之长。
  • 牵江色:江水的颜色被牵引着,形容水的流动。
  • 杖屦:用手杖支撑着,穿着草鞋。
  • 目断:眼光所及之处,看得越来越远。
  • 山鬼:指山中的鬼神,迷恋春天的竹林。
  • 湘娥:湘江的女神,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 清绝:形容湖南的风景清幽绝伦。
  • 长嗟:长久的叹息,表达对美景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多描绘社会动荡与人民疾苦,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的晚年,正值他流亡生涯之际,诗人在湖南的祠堂中,感受到江水的浩渺与自然的清幽,内心的感触与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祠南夕望》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切怀念和感慨。开头两句“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描绘了夕阳下江水的广阔与宁静,孤舟在水面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孤独而又悠然的感觉。接着,诗人用“兴来犹杖屦”表达了自己在悠闲时光中的随意与自在,然而“目断更云沙”又暗示着目光所及的无尽与渺小,增添了几分惆怅。

后四句“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则通过神话意象深化了情感,山鬼和湘娥的描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然而诗人对“湖南清绝地”的感叹,最终引发了他对历史与时光的沉思,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丈牵江色:极写江水的宽广与深邃。
    • 孤舟泛日斜:展现夕阳下孤舟的宁静。
    • 兴来犹杖屦:表现诗人的闲适心态。
    • 目断更云沙:远眺的孤独与惆怅。
    • 山鬼迷春竹:描绘自然中的神话元素。
    • 湘娥倚暮花:增添人性的柔情。
    • 湖南清绝地:赞美湖南的美丽。
    • 万古一长嗟: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江水的浩瀚比作百丈,增强视觉冲击力。
    • 拟人:山鬼、湘娥的描写,使自然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 孤舟:代表个人的孤独与追寻。
  • 春竹:象征生机与希望。
  • 暮花:代表黄昏、生命的终结与美的瞬间。
  • 湘江:作为文化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丈牵江色”意指什么?

    • A. 江水宽广
    • B. 江水清澈
    • C. 江水湍急
  2. 诗人提到的“湘娥”是指?

    • A. 湘江的女神
    • B. 湖南的植物
    • C. 山中的精灵
  3. 诗中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快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杜甫的《祠南夕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注重历史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相关论文及研究书籍,比如《杜甫诗歌的艺术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