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

时间: 2025-01-24 03:23:23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
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
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
白鸥元水宿,何事有馀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在京洛的云山之外,音信全无,亲友的来信静止不动。我的灵魂与友人相交,但身体却疲惫不堪,只能望着乡台。因衰弱而卧于江边,亲朋好友在黄昏时分回来探望我。白鸥在江水上栖息,究竟有什么事情让我感到更多的悲哀呢?

注释:

  • 京洛:指的是长安(今西安)和洛阳,唐朝的两个重要城市。
  • 音书静不来:音信和书信都没有来,表示与外界的联系中断。
  • 神交:心灵的交往,即使没有见面,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
  • 赋客:指写作诗赋的人,这里用来表示诗人的身份。
  • 力尽望乡台:形容诗人因身体虚弱而无法回乡,只能遥望故乡的台地。
  • 衰疾:衰弱和疾病。
  • 白鸥元水宿:白鸥在水中栖息,象征孤独和无奈。
  • 何事有馀哀:表达内心的惆怅和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百姓疾苦。

创作背景:

《云山》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他生活艰辛、身处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情感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描写京洛的远景,表现出音信的无踪,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尤其是“音书静不来”,既有对外界联系的渴望,也暗藏了深深的失落与焦虑。

接下来的“神交作赋客”则展现了诗人精神上的寄托,尽管身体虚弱,但他仍通过文字与友人保持心灵的交流。这种心灵的交往让他在孤独中获得了一丝慰藉,但“力尽望乡台”却又无情地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后两句将诗人当前的状态描绘得更为具体,身卧江边的颓废与黄昏时分亲朋的回归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最后一句“何事有馀哀”以疑问形式总结全诗,既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也引发读者对孤独与生活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渗透出浓厚的情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诗歌功底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洛云山外:描绘了远方的云山,暗示诗人身处的孤寂之地。
  2. 音书静不来:表达了对亲友音信的渴望与焦虑。
  3. 神交作赋客:虽然身体不适,但心灵依然能够与友人交流。
  4. 力尽望乡台:无力回乡,只能远望故乡的台地,表现了思乡之情。
  5. 衰疾江边卧:诗人因病卧于江边,体现了身体的虚弱。
  6. 亲朋日暮回:黄昏时分,亲友来访,形成温暖与孤独的对比。
  7. 白鸥元水宿:白鸥栖息在水中,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8. 何事有馀哀:反思自己此刻的悲哀,留下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如“音书静不来”与“亲朋日暮回”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白鸥象征孤独,江水象征流逝的时间。
  • 拟人:将物象赋予情感,使诗句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与思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了杜甫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云山:象征遥远、孤寂的故乡。
  2. 音书:代表信息与联系,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3. 白鸥:象征孤独,强调诗人的内心感受。
  4. 江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京洛”指的是哪两个城市? A. 北京和洛阳
    B. 长安和洛阳
    C. 西安和北京
    D. 南京和北京

  2. 诗人因何原因卧于江边? A. 旅行
    B. 疾病
    C. 休息
    D. 钓鱼

  3. 诗中提到的“白鸥”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友谊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云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表达更加沉重与忧伤,而李白则以一种更为轻快的情绪来反映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