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4:27:57

独立江矶百感生,冬阳不暖午风清。

寒山满目犹如障,瘦水环汀尚有声。

蓬岛远,乱思萦,惘然一笑叹重城。

心舟昨岁东溟去,今在沧波第几程?

意思解释

鹧鸪天

作者: 蔡淑萍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独立江矶百感生,冬阳不暖午风清。
寒山满目犹如障,瘦水环汀尚有声。
蓬岛远,乱思萦,惘然一笑叹重城。
心舟昨岁东溟去,今在沧波第几程?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独自站立,百种感触涌上心头,冬日的阳光并不温暖,午间的风却清凉。
寒冷的山峦满眼都是障碍,瘦弱的水流环绕着小洲仍然发出声音。
蓬莱仙岛远在天边,心中杂念萦绕,惘然一笑叹息重重的城池。
我的心舟去年曾经驶向东海,如今又在波涛中漂泊,不知已经到了哪里?

注释:

  • 江矶: 指江边的高地或堤岸。
  • 百感生: 各种情感涌现。
  • 冬阳: 冬天的阳光。
  • 寒山: 寒冷的山。
  • 瘦水: 水流细瘦,指水量不多。
  • 蓬岛: 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境地。
  • 心舟: 心灵的舟船,象征作者的愿望与追求。
  • 东溟: 指东海,古代称海洋为“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当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写于冬季,作者在江边独自吟咏,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远方理想的追逐。冬日的江湖景象与内心的孤寂交织,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鹧鸪天》通过冬日的江边景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诗中的意象如“寒山”、“瘦水”等,营造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冬阳虽在,却无法温暖心灵,突显出一种对现实的失落感。而“蓬岛远,乱思萦”则揭示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身处重城而心向蓬莱,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心舟昨岁东溟去,今在沧波第几程”则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迷茫与不确定感。心舟象征着追求与理想,东溟暗示着向往的方向,而“今在沧波”则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独立江矶百感生: 站在江边,心中涌起百般感触。
    2. 冬阳不暖午风清: 冬天的阳光虽然存在,却无法带来温暖,反而午间的风显得清凉。
    3. 寒山满目犹如障: 眼前的寒冷山峦如同一层障碍,令人感到压抑。
    4. 瘦水环汀尚有声: 细瘦的水流环绕着小洲,依旧传来水声,象征着生命的存在。
    5. 蓬岛远,乱思萦: 遥远的蓬莱仙岛,心中纷乱的思绪萦绕不去。
    6. 惘然一笑叹重城: 无奈之中,轻轻一笑,叹息着繁华的城市生活。
    7. 心舟昨岁东溟去: 去年我的心舟驶向了东海。
    8. 今在沧波第几程: 如今在波涛中漂泊,不知已到达何处。
  • 修辞手法:

    • 比喻: “心舟”比喻了人对于理想和追求的向往。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冬阳不暖”、“午风清”,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瘦水环汀尚有声”让水流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映射出人生的迷茫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矶: 象征着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寒山: 代表着人生的障碍与冷峻。
  • 瘦水: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蓬岛: 代表着理想的追求与远方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舟”比喻什么?

    • A. 身体
    • B. 理想与追求
    • C. 友情
    • D.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向往
    • C. 家庭
    • D. 旅行
  3. “寒山满目犹如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与压抑
    • C. 兴奋
    • D.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 同样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更为豪放。
  • 杜甫《登高》: 通过登高望远,抒发对国事的忧虑,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选》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 《蔡淑萍诗集》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鹧鸪天》这首诗,探索其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