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捣衣》
时间: 2025-01-22 20:04: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捣衣
作者: 严绳孙 〔清代〕
霜叶满城头。一片青砧万古愁。
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
夜夜随君宿戍楼。
误妾定吴钩。
不是萧郎爱远游。
条脱旋宽双杵重,封侯。
消得金堂几度秋。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霜冻的叶子覆盖了城头,像是一片青色的砧板,万古的愁绪沉重无比。唯有那啼哭的痕迹点点滴滴,留在了衣衫上。每个夜晚我都随你同宿在戍楼之上。误会了我对那把吴钩的执念,错不是因为你的离去而让我心生愁苦,而是因为你不愿意远游。双杵的重量使得衣衫松弛,难道这几度秋天又能消磨去金堂之上的繁华?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叶:秋天霜冻后的叶子,象征着凋零和忧伤。
- 青砧:青色的砧板,古时用来捣衣物,比喻沉重的心情。
- 啼痕:哭泣留下的痕迹,暗示情感的深重。
- 衣褠:古代的一种衣物,象征着思念和牵挂。
- 吴钩:古代的一种兵器,象征着分离的痛苦。
- 封侯:指封赏和荣华,表示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典故解析:
“吴钩”指的是吴国的兵器,常用来象征战争与离别,反映了作者对情感与命运的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清代诗人,生于晚明,活跃于清初,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人情与自然之美。他的诗风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捣衣这一日常场景,反映出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 捣衣》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以“捣衣”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开篇的“霜叶满城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生命的易逝与感情的脆弱。接着,诗人以“青砧万古愁”来表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情感的痛楚。这里的“青砧”不仅仅是一个物象,更是愁绪的具象化。
“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哀伤与对往昔的怀念。每一滴泪水都成为了对爱人的牵挂,既是情感的宣泄,又是对失去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深入,夜晚的戍楼成为了两人情感的寄托,然而“误妾定吴钩”则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误解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条脱旋宽双杵重”不仅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也暗示了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爱情与人生之间的挣扎与反思。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折射出深刻的社会与人性思考,使得这首词作在清代诗词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叶满城头: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 一片青砧万古愁:青砧象征着愁苦,表达了持久的情感负担。
- 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哭泣的痕迹留在衣物上,显示出深切的思念。
- 夜夜随君宿戍楼:夜晚与爱人共处,体现对爱情的渴望。
- 误妾定吴钩:对感情的误解,暗示离别的痛苦。
- 不是萧郎爱远游:并非因为爱人远行而感到悲伤,反而是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 条脱旋宽双杵重,封侯:双杵的重压象征生活的沉重与荣耀的渴望。
- 消得金堂几度秋:回望岁月,感叹时光的流逝与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砧比作愁苦的象征。
- 拟人:将啼痕赋予情感,表现思念的深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揭示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与感情变迁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叶: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感情的脆弱。
- 青砧:代表沉重的愁苦与情感的负担。
- 啼痕:表达了思念与痛苦的情感。
- 衣褠: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与情感的联系。
- 戍楼:象征爱情的寄托,但同时也暗含孤独。
- 吴钩:暗示情感的误解与命运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霜叶满城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凄凉
C. 愤怒
D. 安宁 -
“青砧万古愁”中的“青砧”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沉重的愁苦
C. 自由的生活
D. 繁华的景象 -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A. 夜夜随君宿戍楼
B. 唯有啼痕点点在,衣褠
C. 消得金堂几度秋
D. 误妾定吴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情的变迁与思考。
诗词对比:
- 严绳孙《南乡子 捣衣》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愁苦,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对过往的追忆,而严绳孙则更多体现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严绳孙研究》
- 《李清照与女性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