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邺北经古城》
时间: 2025-01-27 04:01:21意思解释
早发邺北经古城
作者:聂夷中 〔唐代〕
原文展示:
微月东南明,双牛耕古城。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
当昔置此城,岂料今日耕。
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
白话文翻译:
微弱的月光从东南方升起,双牛在古城的土地上耕作。
但是耕作的这片古城土地,我却不知道古城的名字。
当初建造这座城池时,怎会想到如今在这里耕种。
杂草已经离散,而狐狸和兔子又在这里自由出没。
秋天的云彩零零散散,秋风带来萧条的气息。
望着古老的遗迹不禁感慨,想到现在的繁忙更让人伤感。
古人已然隐没在历史长河中,而今人依然忙碌奔波。
不知在我的马蹄下,究竟是谁家的旧台亭。
注释:
- 微月:指微弱的月光。
- 双牛:两头牛,象征着农耕。
- 古城:指历史悠久的城池。
- 蔓草:指杂草,生长繁茂。
- 冥冥:形容古人已去,无法再见。
- 营营:指现代人的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聂夷中,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关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诗人行经古城,感慨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生活,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早发邺北经古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在清晨的微月下行走于古城,感受到古城的沉寂与曾经的繁华。诗中通过“微月”、“双牛”这些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反衬出古城的历史沉重。诗人对古城的耕作,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是对历史的感叹,表现出对古人和今人的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深刻,表现出对历史的无奈和对现代生活的冷漠,暗示着古人已去,今人仍在追逐名利的生活。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生命与存在的关系。聂夷中通过清新的诗风和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月东南明:描绘清晨微弱的月光,暗示新的一天的开始。
- 双牛耕古城:两头牛在古城的土地上耕作,象征着农耕文化的延续。
- 但耕古城地,不知古城名:表现出对古城历史的无知,反映出人与历史的疏离感。
- 蔓草已离披:杂草丛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古城的忽视。
- 秋云零落散,秋风萧条生: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萧条的氛围。
- 对古良可叹,念今转伤情:对古代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伤感交织。
- 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古人已经消失,而今人依然忙碌,表达人生的无常。
- 不知马蹄下,谁家旧台亭: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思考,暗示对过去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城与当下的生活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通过“狐兔何纵横”赋予动物以生动的形象,增强画面感。
- 对仗:如“古人已冥冥,今人又营营”,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带来的人生无常和对古人今人的思考。诗人以自然而清新的语言,表达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月:象征清晨与新的开始,也暗示静谧与思考。
- 双牛:象征农耕和人类的生存状态。
- 古城:代表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秋云、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聂夷中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古城”象征着什么?
- A. 现代城市
- B. 农田
- C. 历史与文化
- D. 自然景观
-
“狐兔何纵横”中的“纵横”意指?
- A. 直线
- B. 自由出没
- C. 被捕捉
- D. 不再存在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聂夷中的《早发邺北经古城》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聂夷中更侧重于古遗迹的现实映照,而杜甫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