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访嵩阳道士不遇
作者: 聂夷中 〔唐代〕
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
常言一粒药,不随死生境。
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白话文翻译:
这位道士常常游历五岳,才华横溢,光辉闪耀,仿佛能熄灭金色的鼎炉。
夕阳西下时,白鹤飞过,留下的只有人间空荡荡的影子。
常言说一粒药,不能随意改变生死的境遇。
何时才能像列御寇那样,去向仙人请教呢?
注释: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象征道士的高远志向。
- 文焰:文采的光辉,形容才华出众。
- 金鼎:象征富贵和权势,古代常用于祭祀。
- 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 一粒药:指药物的疗效,暗示人生的无常。
- 列御寇:列子与御寇,古代道家人物,象征追求长生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多以道教思想为基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道士不在时,表达了诗人渴望追求道教理想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访嵩阳道士不遇》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诗人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开头描绘了道士的高洁形象,强调了其才华横溢,仿佛可以熄灭金鼎的光辉,表现出对道士的崇敬与向往。接着,诗人通过日落时鹤影的描写,传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仿佛在暗示道士的隐逸生活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转向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指出即使有一粒药,也难以改变生死的无常。这一思考引发了诗人对寻找仙人、追求长生之道的渴望。全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五岳游:道士游历五岳,体现其高洁的志向和卓越的能力。
- 文焰灭金鼎:道士的才华和光辉比金鼎还要耀眼,表现出对道士的崇敬。
- 日下鹤过时:夕阳下,鹤的飞过象征着短暂的人生,暗示时间的流逝。
- 人间空落影:人世间的影子空荡荡,进一步表达了孤独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常言一粒药:提到药物的局限性,表明无法改变生死的事实。
- 何当列御寇:诗人渴望向道士请教,寄托了对长生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比作能熄灭金鼎的存在,突显其才华。
- 对仗:如“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鹤象征长寿,金鼎象征权势,深刻而富有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与长生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清新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岳: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鹤:象征长寿与高洁,反映对生命的向往。
- 金鼎:象征世俗的权力与富贵,对比道士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道士游历的地方是哪里? A. 黄山
B. 五岳
C. 泰山
D. 华山 -
诗中提到的“日下鹤过时”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寂寞
C. 愤怒
D. 快乐 -
“一粒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长生
C. 无常
D. 学问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探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