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贾氏林泉》
时间: 2025-01-27 03:57:18意思解释
题贾氏林泉
作者: 聂夷中 〔唐代〕
原文展示:
市朝束名利,林泉系清通。
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轻流逗密蓧,直干入宽空。
高吟五君咏,疑对九华峰。
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
我知决泉意,将明济物功。
有琴不张弦,众星列梧桐。
须知淡澹听,声在无声中。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白话文翻译:
市场上忙于名利,林间泉水却清幽通畅。
岂能想到在黄尘之中,竟然还有白云的踪迹。
轻流在密丛中逗留,直上天空的宽广。
我高歌五位君子的诗篇,似乎正对着九华山峰。
我知道种竹的心愿,想要扇动一阵清凉的风。
我知道泉水的意图,想要明亮地济世功德。
有琴却不弹弦,星星在梧桐上排列。
须知那淡泊的聆听,声音其实在无声之中。
这地方不是樵夫的道路,武陵又何能相逢。
我只担心迷失归路,池边的太阳从西走到东。
注释:
- 名利:指世俗的名声和利益。
- 黄尘:指尘世,象征繁华与喧嚣。
- 轻流:形容溪水轻缓流淌。
- 五君:指古代著名的诗人或雅士。
- 九华峰:指九华山,著名的道教和佛教圣地。
- 决泉:泉水的流出,象征自然的恩惠。
- 淡澹:淡泊宁静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唐代诗人,字子猷,号夷中,生于盛唐时期。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聂夷中隐居于林泉之地,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清幽生活的向往。在繁华的尘世中,他力求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歌鉴赏:
《题贾氏林泉》是一首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反思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对“市朝束名利”的描绘,直接将世俗的喧嚣与内心的清静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名利的厌倦。接着,诗人描述在黄尘之中仍能看到白云的踪迹,表现了在繁华中依然存在的自然美好。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流水、竹子、泉水等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交织在一起。诗人在“高吟五君咏”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有琴不张弦”,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音乐的向往,强调了在深邃的自然中,声音的存在往往是无声的。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市朝束名利:描绘了商业繁华,强调世俗的追求。
- 林泉系清通:对比世俗与林泉的清幽,展现心灵的宁静。
- 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意外地在尘世中发现自然之美。
- 轻流逗密蓧:细致描写溪水的流动。
- 高吟五君咏:表现吟唱古人之诗的自豪感。
- 我知种竹心,欲扇清凉风:表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 我知决泉意,将明济物功:表达对泉水流动的理解和渴望。
- 有琴不张弦:隐喻内心的情感没有得到表达。
- 须知淡澹听,声在无声中:强调静听的价值。
-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反思归属与迷失的主题。
-
修辞手法:
- 对比:名利与清幽的对比,强化主题。
- 比喻:如“声在无声中”,传达深刻的哲理。
- 意象:通过竹、泉、琴等意象展现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强调心灵的宁静与对内在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竹:象征清雅与坚韧。
- 泉水:代表自然的恩赐与生命的源泉。
- 琴:象征内心的情感与艺术的追求。
- 白云:象征自由与宁静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题贾氏林泉》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聂夷中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黄尘”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清新
B. 世俗的繁华与喧嚣
C. 诗人的孤独
D. 竹子 -
“有琴不张弦”意指什么? A. 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B. 诗人内心情感未能表达
C. 诗人不喜欢弹琴
D. 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聂夷中的《题贾氏林泉》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聂夷中更强调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而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