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谣》
时间: 2025-02-04 15:4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华山谣
作者: 王季文 〔唐代〕
九华峥嵘占南陆,
莲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横截万里天,
瀑水落深千丈玉。
云梯石磴入杳冥,
俯看四极如中庭。
丹崖压下庐霍势,
白日隐出牛斗星。
杉松一岁抽数尺,
琼草夤缘秀层壁。
南风拂晓烟雾开,
满山葱蒨铺鲜碧。
雷霆往往从地发,
龙卧豹藏安可别。
峻极遥看戛昊苍,
挺生岂得无才杰。
神仙惮险莫敢登,
驭风驾鹤循丘陵。
阳乌不见峰顶树,
大火尚结岩中冰。
灵光爽气曛复旭,
晴天倒影西江渌。
具区彭蠡夹两旁,
正可别作一岳当少阳。
白话文翻译
九华山巍峨耸立在南方,
如同盛开的莲花半掩其腹。
翠绿的山峰横亘在万里天空,
瀑布从高处跌落如千丈玉石。
云梯和石阶通向幽深的茫茫,
俯视四方仿佛中庭一般。
丹色崖壁压迫着庐霍的气势,
白日隐没在牛斗星的光辉中。
杉松一年长高几尺,
琼草依附着秀丽的山壁。
南风轻拂,晨雾渐散,
满山葱葱郁郁铺展出鲜艳的绿色。
雷霆时常从地底轰鸣,
龙卧豹藏,难以分辨。
高耸的山峰远望如苍穹,
生于此地难免有才杰之士。
神仙们因险峻而不敢攀登,
驾驭风和鹤行于丘陵。
太阳不见峰顶的树木,
岩石中竟然还有冰块未化。
灵光的清气在晨曦中升起,
晴天的倒影映照在西江水中。
波澜壮阔的彭蠡水域夹在两旁,
这地方应当算作少阳山的另一座高峰。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雄伟。
- 擢:突出。
- 翠屏:青翠的山峰。
- 瀑水:瀑布,形容水流从高处落下。
- 杳冥:幽深而昏暗的地方。
- 俯看四极:俯视四面八方。
- 丹崖:红色的悬崖。
- 庐霍:古代传说中的山。
- 牛斗星:指牛宿与斗宿的星星,象征天空中的星辰。
- 夤缘:依附、攀附。
- 葱蒨:形容草木茂盛。
- 戛昊苍:高耸入云。
- 才杰:有才华的人。
- 神仙:指道教中追求长生的神灵。
- 阳乌:太阳。
- 灵光爽气:清新明亮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季文(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热爱与敬畏。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九华山谣》写于王季文游览九华山时,山的神秘和壮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九华山是道教名山,寓意深远,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神仙理想的向往,反映了当时道教文化的影响。
诗歌鉴赏
《九华山谣》是唐代诗人王季文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九华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诗的开头通过“九华峥嵘占南陆,莲花擢本山半腹”两句,描绘了九华山的高耸和美丽,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翠屏横截万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则通过对比,突显出山的巍峨与瀑布的壮观,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
诗中“云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极如中庭”描述了攀登山峰的艰险与壮丽,仿佛置身于天界,俯瞰人间,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而“丹崖压下庐霍势,白日隐出牛斗星”则暗示了自然的力量与宇宙的神秘,带有一种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如“南风拂晓烟雾开,满山葱蒨铺鲜碧”。诗人在描写九华山的美景时,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思人生的意义,表达对道教文化的向往。最后,诗的尾声“正可别作一岳当少阳”则表明了诗人对九华山的崇拜和对其他名山的比较,展示了九华山的独特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华峥嵘占南陆:描绘九华山的高大与地理位置。
- 莲花擢本山半腹:将山比作盛开的莲花,形象生动。
- 翠屏横截万里天:描绘山的翠绿色,如屏障般横亘在天空。
- 瀑水落深千丈玉:形容瀑布如同玉石般从高处倾泻而下。
- 云梯石磴入杳冥:云梯与石阶直通幽深的地方,暗示攀登的艰难。
- 俯看四极如中庭:俯瞰四方,如同在家中庭院。
- 丹崖压下庐霍势:描绘红色悬崖的险峻。
- 白日隐出牛斗星:白天的星辰隐现,表现宇宙的神秘。
- 杉松一岁抽数尺:描绘自然生长的景象。
- 琼草夤缘秀层壁:形容草木生长在山壁上,生机勃勃。
- 南风拂晓烟雾开:晨风吹散雾气,展现清晨的美好。
- 满山葱蒨铺鲜碧:整个山峦被绿色覆盖。
- 雷霆往往从地发:雷声从地底发出,暗示力量的存在。
- 龙卧豹藏安可别:龙与豹的隐蔽,表现自然的神秘。
- 峻极遥看戛昊苍:高峰遥望天空,表达壮丽景观。
- 挺生岂得无才杰:高大的山中必有杰出的人才。
- 神仙惮险莫敢登:神仙因山的险峻而不敢攀登。
- 驭风驾鹤循丘陵:诗人向往的仙境,风与鹤的意象。
- 阳乌不见峰顶树:阳光照不到山顶的树林,表现孤独。
- 大火尚结岩中冰:岩石中仍然有冰,暗示自然的奇妙。
- 灵光爽气曛复旭:晨光的清新与明亮。
- 晴天倒影西江渌:晴天时江水倒影的美丽。
- 具区彭蠡夹两旁:描绘波澜壮阔的水域。
- 正可别作一岳当少阳:强调九华山的独特地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九华山比作盛开的莲花,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现象如雷霆被赋予了生命。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九华山的壮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和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华山:象征着道教文化和自然的壮丽。
- 莲花:纯洁和美好的象征。
- 瀑布:力量与美的结合。
- 云梯: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 星辰:宇宙的神秘与广阔。
- 杉松: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九华山位于哪个方向?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
诗中用来比喻九华山的花是什么?
A. 菊花
B. 玫瑰
C. 莲花
D. 梅花 -
诗中提到的“牛斗星”意指什么?
A. 星星的名字
B. 太阳
C. 神仙
D. 山的高度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望庐山瀑布》(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九华山谣》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庐山谣》更多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九华山谣》则强调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和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