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时间: 2025-02-04 16:3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和歌辞·胡无人行》
作者: 聂夷中 〔唐代〕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大义的追求。诗人认为,作为男儿应该追求伟大的理想,而不是贪图名利。诗中的“腰间悬陆离”暗示诗人心中有豪情壮志,但却感到无奈,无法实现。诗人提到不读历史书籍,醉卧于咸阳楼,说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眷恋。他希望能有生羽翼,飞往更高的天空,去追求理想。最后,诗人感叹即使没有战争,生活依然悠闲,似乎在表达对现状的无奈与反思。
注释:
- 陆离:多彩的样子,形容诗人内心的豪情。
- 黄石经:古代兵书,提到的书籍代表军事智慧。
- 咸阳楼:指古代秦国的咸阳,象征着历史的辉煌。
- 受降城:古代城池名,代表屈服与和平。
- 羽翼:指翅膀,象征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 旄头星:古代指将领的标志,象征战争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唐代诗人,字良士,号夷中,曾任职于朝廷,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怀和对社会的思考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男儿的豪情壮志为主线,开头便强调了大义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寻与对名利的拒绝。诗人通过一些历史典籍的提及,展现了自己不愿沉迷于世俗之事,而是希望能有更高的追求。尤其是“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最后,诗人以“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收尾,似乎在表达即使没有战争,生活依旧平淡无奇,缺乏激情与意义。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男儿应为大义而活,坚守节操,宁愿不追求名声。 -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腰间挂着豪情壮志,声声大歌却无处可去。 -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不去读那些关于历史和战争的书籍,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 -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在咸阳楼醉卧,梦中回到古代的受降城,感慨历史的辉煌与无奈。 -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
更希望能拥有翅膀,自由飞翔于广阔的天空。 -
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请求携带天子的宝剑,砍下那遥不可及的荣耀与标志。 -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
自然界虽无人,但生活中却没有战争,暗含对平淡生活的无奈。 -
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悠闲地生活在典属国,驱赶羊群度过一生,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淡漠。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立节不沽名”,强调了节操与名利的对立。
- 比喻:“生羽翼”比喻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大义的追求与对平淡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翼: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天子剑:象征权力与荣耀。
- 咸阳楼与受降城:分别象征辉煌的历史与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不读战国书”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历史的兴趣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战争的向往
D. 对和平的追求 -
“醉卧咸阳楼”和“梦入受降城”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向往与无奈
C. 冷漠
D. 忘却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聂夷中:李白常以豪放不羁的风格表达个人理想,而聂夷中则更为内敛,关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