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舶使王监丞》
时间: 2025-01-22 18:1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琴不鼓携归浙,
六辔如丝送入闽。
魁杰西州今有汝,
典司南库岂无人。
牙筹何足烦名胜,
厘席方将问鬼神。
公干仲宣从此别,
远书莫惜寄漳滨。
白话文翻译:
一把琴没有鼓声,带着我回到浙江;
六匹马的缰绳如丝,送你进入福建。
西州的杰出人才如今有你,
掌管南方库藏的地方难道没有人吗?
牙筹(古代的一种筹码)何必要烦恼名胜,
整理席子时方才询问鬼神的事情。
公干(公事)仲宣(指王监丞)从此别离,
远方的书信不必吝惜寄往漳州的海滨。
注释:
- 琴:古代弦乐器,象征文人的雅趣与情感。
- 六辔:指六匹马的缰绳,可以理解为送行的仪式。
- 魁杰:杰出的人物。
- 南库:指南方的库藏,可能是指国家的粮仓。
- 牙筹:古代用于赌博或计数的筹码。
- 厘席:整理席子,指准备席位或宴席。
- 公干:公事,指去外地办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卿,号梅村,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刘克庄的诗歌风格豪放,常以现实题材为主,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送别王监丞之际,王监丞将前往福建任职。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诗歌鉴赏:
《送舶使王监丞》是一首具有深情厚谊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开头的“琴”与“鼓”构成对比,琴的清静与鼓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着诗人对王监丞的深情厚谊。随后,诗人以“六辔如丝”描绘送别的场面,体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送行的仪式感。
在表达对王监丞的赞赏时,诗人提及“魁杰西州今有汝”,这不仅是对王监丞才能的肯定,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的关注与期待。接着,诗人用“牙筹何足烦名胜”来表述对名胜之地的淡然,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重要。
诗的最后两句“公干仲宣从此别,远书莫惜寄漳滨”,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暗示了二人将天各一方的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琴不鼓携归浙:表示带着心情沉重的琴回到故乡浙江,象征心中无声的感伤。
- 六辔如丝送入闽:送行时的缰绳轻柔如丝,表现了送别的细腻与温情。
- 魁杰西州今有汝:赞美王监丞的才华,表示对他未来的期待。
- 典司南库岂无人:讽刺当时的管理,表达诗人对人才的关注。
- 牙筹何足烦名胜:表示对名胜的冷淡,反映诗人内心的淡泊。
- 厘席方将问鬼神:暗示人生的无常,思考生死与命运。
- 公干仲宣从此别:告别时的沉重与不舍。
- 远书莫惜寄漳滨:希望未来能够保持联系,表达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六辔如丝”,以柔和的形象表现送别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古代文人之间的真挚友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象征文人的雅趣与内心的情感。
- 六辔:代表送别的场景,表现温情与仪式感。
- 魁杰:象征才华与希望。
- 名胜:反映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 鬼神:代表对命运和生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辔如丝”是指什么?
- A. 六匹马的缰绳
- B. 六根琴弦
- C. 六个朋友
-
诗人对王监丞的赞美用哪一句表达?
- A. 牙筹何足烦名胜
- B. 魁杰西州今有汝
- C. 公干仲宣从此别
-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寄到哪里?
- A. 浙江
- B. 福建
- C. 漳滨
答案:
- A. 六匹马的缰绳
- B. 魁杰西州今有汝
- C. 漳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杜甫《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担忧。
- 王之涣《登鹳雀楼》:以壮阔的景象表现离别的情感,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介绍。
- 《古诗文阅读》:分析和解析古诗文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