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开之社日》

时间: 2025-01-11 05:48:25

久要来新燕,檐花泫晓霏。

治聋憨舅醉,废读惰孙归。

鹘突输赢局,醒松脱着及。

一帘春寂寂,谁解识吾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要来新燕,檐花泫晓霏。
治聋憨舅醉,废读惰孙归。
鹘突输赢局,醒松脱着及。
一帘春寂寂,谁解识吾机。

白话文翻译:

久别的燕子终于回来,清晨的檐下花瓣在轻雨中滴落。
沉醉的舅舅沉迷于酒,懒惰的孙子也不再读书回家。
打猎的局势在不断变化,清醒的松树却安然无恙。
窗帘后春天的宁静无人能懂,谁能识破我的心事呢?

注释:

  1. 久要来新燕:久别重逢的燕子。这里“新燕”指刚刚回来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2. 檐花泫晓霏:檐下的花在晨曦中轻轻滴落,描绘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早晨景象。
  3. 治聋憨舅醉:指的是舅舅沉醉于酒,忽略了周围的事务。
  4. 废读惰孙归:懒惰的孙子不再读书,回到家中,暗示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5. 鹘突输赢局:指猎鹰在打猎时的情况,不确定的胜负局势。
  6. 醒松脱着及:清醒的松树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7. 一帘春寂寂:窗帘后面春天的宁静无声,暗示内心的孤独和沉思。
  8. 谁解识吾机:无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思和机巧,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1042-1112),字宗岳,号孤山,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季时节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懒散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开之社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诗人通过对燕子、花朵、舅舅、孙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新燕”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檐花泫晓霏”则描绘出了春晨的清新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在描写舅舅和孙子的醉态和懒惰时,诗人表现出一种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与惋惜,反映了人们在温暖的春天中往往会放松警惕,沉迷于享乐,而忽略了应有的追求与奋斗。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转向对自然的观察,“鹘突输赢局,醒松脱着及”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态度。松树的清醒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尽管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他依然保持自己的思考与追求。

最后一句“一帘春寂寂,谁解识吾机”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虽然春天是美好的,但内心的孤寂却无从诉说,令人倍感惆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事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要来新燕:表达了对燕子的期待,暗示春天的回归。
  2. 檐花泫晓霏:描绘晨曦中花瓣滴落的景象,营造宁静氛围。
  3. 治聋憨舅醉:述说舅舅沉迷于酒,表现一种放纵。
  4. 废读惰孙归:懒惰的孙子不再读书,反映生活的消极态度。
  5. 鹘突输赢局:猎鹰打猎中的不确定性,象征生活的变幻。
  6. 醒松脱着及:清醒的松树与外界无关,表现出一种淡然。
  7. 一帘春寂寂:春天的宁静,暗示诗人的孤独。
  8. 谁解识吾机:无人理解诗人的心思,表现内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春天的象征,花瓣比作春晨的宁静。
  • 拟人:松树被赋予“醒”的特性,表现出其超然的态度。
  • 对仗:如“治聋憨舅醉”和“废读惰孙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现了对孤独与无奈的感叹,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燕:象征希望与生机,春天的使者。
  2. 檐花:自然之美,宁静与和谐的象征。
  3. 醉舅:放纵与懒散的代表。
  4. 惰孙:消极生活态度的体现。
  5. 醒松:清醒与超然的象征。
  6. 春寂寂:孤独与内心的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燕”象征什么?

    • A. 旧时光
    • B. 希望与生机
    • C. 懒散生活
  2. 诗中“醒松”指代什么?

    • A. 沉醉的舅舅
    • B. 清醒与超然的态度
    • C. 懒惰的孙子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与幸福
    • B. 孤独与无奈
    • C. 莫名的惆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和开之社日》同样反映了春天的主题,但更强调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 《鹿柴》:在自然景色的描写上更为细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楚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