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外横梢半欲乾,透音肌骨不胜寒。
定知天上梅花脑,不比人间柳絮礬。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外,横斜的枝条已经半干,透过它们的声音让人感到肌肤骨骼都忍不住发寒。
我知道天上的梅花一定不会如同人间的柳絮那样轻浮。
注释:
- 竹外:竹子之外的地方。
- 横梢:横斜的树枝。
- 欲乾:快要干枯的样子。
- 透音:透过声音传来。
- 肌骨:肌肤和骨骼。
- 不胜寒:无法忍受寒冷。
- 定知:一定知道。
- 天上梅花脑:指的是天上的梅花,形容其高洁。
- 不比:不一样。
- 人间柳絮礬:形容人间的柳絮轻浮。
典故解析: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品德。
- 柳絮:柳树的花絮,轻飘而散,常用来象征柔弱和无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白,号明山,南宋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格调高雅著称,常常融汇自然景物与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柳絮,传达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及对轻浮事物的蔑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柳絮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对世俗浮华的批判。开头“竹外横梢半欲乾”,描绘了竹林外枯萎的景象,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接着“透音肌骨不胜寒”,将自然的寒冷与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对高洁事物的渴望。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定知天上梅花脑”的句子,诗人自信地指出,梅花在天上盛开,象征着不凡的品格,远比人间的“柳絮礬”要高贵与纯洁。这里的对比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视觉的描绘,也有听觉的暗示,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更为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外横梢半欲乾:描绘竹林外的景象,横斜的竹子枝条在干枯,暗示生命的无常。
- 透音肌骨不胜寒:强调寒冷的侵袭,让人感到寒意渗透到骨髓中,表达深深的孤寂感。
- 定知天上梅花脑:诗人自信地指出梅花的高尚与纯洁。
- 不比人间柳絮礬:将梅花与人间的柳絮作对比,表达对世俗浮华的否定。
修辞手法:
- 对比:梅花与柳絮的对比,突出高洁与轻浮的差异。
- 拟人:通过“透音”赋予声音以生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意象:竹、梅、柳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层次。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与对世俗浮华的批判,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坚韧与不屈。
- 梅花:象征高洁与纯粹。
- 柳絮:象征轻浮与无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轻浮
- B. 高洁
- C. 庸俗
-
“透音肌骨不胜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 A. 天气的寒冷
- B. 心灵的孤寂
- C. 生活的困苦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安石《梅花》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梅花与王安石的《梅花》。
- 洪咨夔的梅花更注重于品格的高洁,而王安石则通过梅花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两者虽同为梅花,但各自表达的情感基调与人生哲理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