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22 16:37:34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

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

风恶为台避,晴烘着幙遮。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培溉疏泉脉,攀翻带露葩。
看常先晓蝶,来未散晨鸦。
风恶为台避,晴烘着幙遮。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披衣起床,春天已深,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不是因为夜里睡不安稳,而是因为我珍惜那美丽的花朵。
我在培植和浇灌那清泉,攀折带露的花瓣。
常常在晨曦中看到蝴蝶,而晨鸦尚未散去。
风恶劣时我躲在台下,阳光明媚时我遮住帘幕。
古人说白昼太短,不要等到夕阳西下时才后悔。

注释

  • 披衣:穿上衣服,指清早起床。
  • 好事家:喜欢美好事物的人,这里指爱花的人。
  • 非干眠警枕:并不是因为睡不安稳而被惊醒。
  • 培溉:培土浇水,用于形容照料植物。
  • 疏泉脉:清泉流淌的地方。
  • 晓蝶:早晨出现的蝴蝶。
  • 晨鸦:早晨时分的乌鸦。
  • 风恶:风势强劲、恶劣的天气。
  • 烘着幙遮:阳光强烈时用帘子遮挡。
  • 昼短:白天时间短,提醒珍惜光阴。

典故解析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出自于古代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要珍惜时光,不要等到晚年时才感到遗憾。许多诗人都曾借此表达对光阴的惜别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隐,号玄度,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身处竹溪草堂,深感春光明媚,花开如锦,因而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时间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清晨,展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开篇以清晨起床的场景引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能听到晨曦中的鸟鸣与花香。诗人不仅在描述外在的美景,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珍惜。花开时节,诗人不仅仅是观赏,更是亲自参与到培植和浇灌的过程中,这种互动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风恶为台避,晴烘着幙遮”则表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与适应,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结尾处的“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更是一句警示,提倡人们要积极把握当下,珍惜生命中每一刻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早披衣起:清晨起床,表现了诗人早起的习惯。
  2. 春深好事家:春天已经过去一大半,正是赏花的好时节。
  3. 非干眠警枕:强调起床并不是因为失眠。
  4. 自是惜名花:说明起床是为了欣赏美丽的花朵。
  5. 培溉疏泉脉:诗人亲自培育和浇灌花木。
  6. 攀翻带露葩:在晨露中采摘花朵,展现一种细腻的生活态度。
  7. 看常先晓蝶:常常能在早晨看到蝴蝶翩翩起舞。
  8. 来未散晨鸦:说明晨鸦尚未飞散,时间的珍贵。
  9. 风恶为台避:在恶劣天气中躲避,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10. 晴烘着幙遮:在阳光明媚时用帘子遮挡,创造舒适的环境。
  11. 古人云昼短,莫待夕阳斜: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晚年时才后悔。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句子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鸟)赋予人的情感,使情景更加生动。
  • 隐喻: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时间和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积极投入自然之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提醒人们要把握当下,不要留恋于即将逝去的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晨: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花朵: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蝴蝶:象征自由与美丽。
  • 晨鸦: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起床的原因是什么? a) 睡不安稳
    b) 想赏花
    c) 天气恶劣

  2. 诗中提到的“古人云昼短”意在提醒什么? a) 时间宝贵
    b) 白天太热
    c) 夜晚很长

  3. 诗中提到的“晓蝶”指的是什么? a) 晚上的蝴蝶
    b) 清晨的蝴蝶
    c) 中午的蝴蝶

答案

  1. b) 想赏花
  2. a) 时间宝贵
  3. b) 清晨的蝴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春望》 - 杜甫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思考,而刘克庄则通过春日的美景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两首诗虽然同在春天的背景下,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前者忧国忧民,后者则享受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