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二 答李蒲汀用韵》
时间: 2025-01-27 04:12: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二 答李蒲汀用韵
作者: 夏言 〔明代〕
太素原头,广寒山后。
平沙堤畔雕鞍骤。
宫监传宣下御墀,
奚桥控引来天厩。
玉带螭盘,绯袍蟒绣。
封章日对天颜奏。
君臣相遇古来难,
唐虞千载今方又。
白话文翻译
在太素星的源头,广寒山的后面。
平沙堤旁,雕鞍急速而过。
宫廷的官员在御前宣告,
奚桥引领着天上的车马。
玉带如螭,绯袍上绣有蟒纹。
封章的日子对着天子奏乐。
君臣相会自古以来就困难,
唐虞时代千载之后才再次相遇。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素: 指太素星,传说中的星宿。
- 广寒山: 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 雕鞍: 精美的马鞍,形容器物华丽。
- 宫监: 指宫廷的官员。
- 奚桥: 可能指一种架桥,象征沟通。
- 玉带: 玉制的腰带,象征尊贵。
- 螭盘: 螭是龙的形象,象征威严。
- 绯袍蟒绣: 指华丽的衣袍,绣有蟒龙图案,象征权威。
- 封章: 指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 唐虞: 古代的贤明统治者,象征理想的治国方略。
典故解析
- 唐虞: 唐和虞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个理想君主,象征着太平盛世和贤明的统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公元?-1634年),字文韬,号青山,明代诗人、政治家。他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朝政动荡,诗人借古代贤君的故事表达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当下局势的不满。诗中描绘了君臣相会的艰难与古代治国理念的崇高。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展示了古代君臣相会的庄严与神秘。开篇提及“太素”与“广寒”,不仅设置了一个超然的背景,也暗示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中,精美的“雕鞍”和“绯袍蟒绣”更是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华丽的色彩,展现了君臣之间应有的礼仪与尊重。
而在面对君臣相遇“古来难”的叹息时,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诗中通过“唐虞千载今方又”的句子,表露出对古代理想政治的怀念和对当代政治失落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对比,使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素原头,广寒山后。
- 描绘出一个超然的意境,太素星和广寒山构成了一个高远的空间背景。
-
平沙堤畔雕鞍骤。
- 以具体的场景描写,突显出急促的气氛,可能暗示着某种紧迫的事情正在发生。
-
宫监传宣下御墀,
- 宫廷官员在向皇帝宣告,突显了皇权的庄重与威严。
-
奚桥控引来天厩。
- 表达出一种神秘的情感,奚桥象征着沟通与连接。
-
玉带螭盘,绯袍蟒绣。
- 通过华丽的装饰描绘,展示出权力与尊贵的象征。
-
封章日对天颜奏。
- 皇帝听取奏章,显示出政治的严肃性。
-
君臣相遇古来难,
- 反映出历史中君臣关系的微妙与艰难。
-
唐虞千载今方又。
- 通过对比,表达对理想政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与象征: 诗中通过“太素”和“广寒”象征理想与高洁的境界。
- 对仗: 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称,使得语音和谐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君臣相会的场景,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现实局势的失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素: 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 雕鞍: 尊贵与华丽。
- 宽广的沙堤: 象征自由与开放。
- 奚桥: 沟通与连接的象征。
- 玉带与绯袍: 权力与尊贵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素”指的是哪颗星? A. 北斗星
B. 太白星
C. 太素星 -
诗中“君臣相遇古来难”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君臣关系的赞美
B. 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
C. 对历史的无所谓 -
“封章日对天颜奏”中“天颜”指的是谁? A. 天神
B. 皇帝
C. 仙女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夏言的《踏莎行》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前者通过君臣关系表达政治理想,后者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吟唱体现个人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风》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研究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