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
时间: 2024-09-19 21:4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雄剑埋光宝匣销,邺城风日色无聊。
接来乱命惟空教,锁住高台不是桥。
草履织成和泪鬻,馀香分得带愁烧。
西陵松柏无多地,谁道游魂有梦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雄伟的剑埋在光辉的宝匣里,邺城的风光日渐无聊。接收来的混乱命令只是空洞的教条,锁住高台却不是通往桥梁的地方。草鞋织成的愁苦,泪水交织着出售,余香飘散中带着愁苦的焚烧。西陵的松柏已经不多,谁又能说游荡的灵魂能够梦回遥远的地方。
注释:
- 雄剑:象征着英雄的武器,暗示曾经的辉煌与力量。
- 光宝匣:指的是珍贵的宝物,表明辉煌已逝,英雄已去。
- 邺城:古代城市,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无聊。
- 接来乱命:指接收到的混乱的命令,暗示当时政治的混乱。
- 锁住高台:用来形容高处的孤寂与无法连接的状态,暗示与世隔绝。
- 草履:旧时的鞋子,象征平民百姓的生活。
- 西陵松柏:特指西陵地区的松柏树,象征着坚韧与长久。
- 游魂:指亡灵或游荡的灵魂,表达对逝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荆玉,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韵悠长著称。其诗风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铜雀台》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的沧桑使得诗人对过往的英雄和繁华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与反思。铜雀台本是古代著名的历史遗迹,承载了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因此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铜雀台》以其沉郁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诗人通过对铜雀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英雄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头两句描绘了雄剑与光宝匣的对比,象征着曾经的英雄气概如今已被埋没,令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接来乱命惟空教”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无奈,表达了对政治黑暗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结尾两句更是将视角转向了自然与灵魂的交融,西陵的松柏象征着长久与坚韧,而游魂的梦回则是对逝去时光的渴望与追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人生的无尽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雄剑埋光宝匣销:雄剑的光辉被埋没,象征着英雄的气概已不再。
- 邺城风日色无聊:邺城的美景在风光中却显得无趣,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
- 接来乱命惟空教:接受到的混乱命令只是空洞的教条,表现出对现实无奈的感受。
- 锁住高台不是桥:高台虽高,却无法通往理想的道路,象征隔绝与孤独。
- 草履织成和泪鬻:草鞋与泪水交织,暗示平民的忧愁与生活的困顿。
- 馀香分得带愁烧:残存的香气却带着愁苦,表达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 西陵松柏无多地:西陵的松柏稀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 谁道游魂有梦遥:质疑游魂的梦境是否真实,表达对逝去的无尽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雄剑”比喻英雄的气概,用“草履”象征平民的生活。
- 拟人:赋予“游魂”以情感,表达对灵魂的思考。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铜雀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个人感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灵魂的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剑:象征着英雄与力量。
- 光宝匣:代表着辉煌与珍贵的时光。
- 邺城:历史的沉淀与无聊。
- 高台:孤独与隔绝。
- 草履:平凡与苦痛。
- 西陵松柏:长久与坚韧。
- 游魂:对逝去的思念与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雄剑”的象征是什么?
A. 平民的生活
B. 英雄的气概
C. 自然的美景
D. 历史的遗迹 -
“接来乱命惟空教”中的“空教”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教诲
B. 无意义的教条
C. 文化的传承
D. 个人的信仰 -
诗中提到的“西陵松柏”象征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历史的变迁
C. 坚韧与持久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体命运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描绘自然与人情交织的美好意境。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by 李白:对历史的深思与个体的孤独感。
- 《静夜思》by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
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上的不同情感表达及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