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滇春》

时间: 2025-01-11 02:01:29

颗金螺贝马蹄盐,万井高甍截画檐。

比屋弦歌春皞皞,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

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滇春
颗金螺贝马蹄盐,
万井高甍截画檐。
比屋弦歌春皞皞,
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
雪絮飞香点紫髯。
记得赋诗滇海上,
砚池影蘸碧鸡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滇地(云南)的春天,金色的螺贝和马蹄盐,以及万家高楼的美丽轮廓。房屋里传来清脆的歌声,春意盎然,而街道上则是灯火阑珊,夜色沉沉。春风和花香使人陶醉,雪花般的香气飘散在空中,点缀着紫色的胡子。我还记得在滇海之上作诗的情景,笔随墨影,蘸着青色的砚池。


注释:

字词注释:

  • 颗:颗粒,形容小而圆的东西。
  • 金螺贝:一种贝类,外表闪亮,象征富饶。
  • 马蹄盐:一种盐,形状像马蹄,特指云南特产。
  • 万井:形容城市中房屋多。
  • 高甍:高耸的屋顶。
  • 弦歌:古代文人雅士吟诗作乐的场景。
  • 春皞皞:春天明亮而美好的样子。
  • 笼:笼罩,形容灯火的辉煌。
  • 风花:春天的花香和春风。
  • 雪絮:轻盈如雪花般的东西,形容花香。
  • 紫髯:紫色的胡须,可能指年长者的风采。
  • 赋诗:作诗,表现文人的情怀。
  • 砚池:盛放墨水的砚台,象征文人的创作。

典故解析:

  • “滇海”:指云南的湖泊,类似滇池,是文人雅士创作的灵感来源。
  • “碧鸡尖”:指云南的一处名胜,象征着清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和人文风情,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生活中的美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明代,云南作为经济文化交汇之地,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春色,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文气息。


诗歌鉴赏:

《忆滇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乡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云南春天的独特韵味。开头的“颗金螺贝马蹄盐”不仅描绘了滇地的特产,同时也象征着家乡的富饶与美丽。接着描述了高楼大厦之间的春意盎然,展现了繁华的景象和人们欢快的生活气息。“比屋弦歌春皞皞”,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夜晚的“笼街灯火”则显得宁静而温馨,反映出夜晚城市的另一种美感。

诗中“风花献媚熏青眼”一句,蕴含着无限的春意,春风轻拂,花香四溢,令人陶醉。而“雪絮飞香点紫髯”则巧妙地将春天的花香与人的形象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亲切感。最后几句“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不仅是对创作环境的回忆,更是对文人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故乡和诗意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的生活,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颗金螺贝马蹄盐:描绘了云南特产,象征着富饶与美好。
  2. 万井高甍截画檐:生动表现了城市繁华的景象。
  3. 比屋弦歌春皞皞:表现了春天的热闹与人们的欢愉。
  4. 笼街灯火夜厌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温馨。
  5. 风花献媚熏青眼:春风花香的魅力,令人沉醉。
  6. 雪絮飞香点紫髯: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结合。
  7. 记得赋诗滇海上:表达对创作环境的怀念。
  8. 砚池影蘸碧鸡尖: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与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颗金螺贝”比喻美丽和富饶。
  • 对仗:如“风花献媚”与“雪絮飞香”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春风、花香都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文气息,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诗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螺贝:象征富饶、锦绣。
  • 高甍:象征繁华与现代。
  • 春皞皞:象征生机与活力。
  • 灯火:象征夜晚的温暖与宁静。
  • 风花雪月:象征自然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螺贝”象征什么? A. 富饶
    B. 贫穷
    C. 伤感
    D. 荒凉

  2. “雪絮飞香”中的“雪絮”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花香
    C. 香气
    D. 香雪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故乡的记忆? A. 砚池影
    B. 灯火
    C. 高甍
    D. 弦歌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对比平显的《忆滇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悟。平显的诗歌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绘和人文情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清幽之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云南文化与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