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
别驾来临值晚晴,
眼中黑白甚分明。
飞黄此去腾夷路,
应念区区负弩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别驾(指官员)在晚晴时分来到,眼中分明可以看到黑白的界限。飞黄马车即将出发去腾夷(腾空的夷道),希望你能想到我这样的小人物来迎接你。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驾:古代官员的称谓,这里指代前来拜访的官员。
- 来临:到来、来访。
- 晚晴:傍晚的晴天。
- 黑白:这里比喻事物的分明、辨别。
- 飞黄:形容马车的迅速,飞速的黄马。
- 腾夷路:腾空而起的夷道,象征出行的顺利。
- 区区:指小的、微不足道的。
- 负弩:背负弩箭,象征着防备与迎接。
典故解析:
“飞黄”与“腾夷”的表达,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出行的重视,尤其在官场中,往往需要迅速而从容地应对各种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邦庆,宋代诗人,字景升,号静庵,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安定交替的时期,诗人借助别驾来访之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个人的微小感受,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陈邦庆的《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以清新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傍晚的清新氛围中到来的情景。首联“别驾来临值晚晴”,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展开的交流与会晤。次句“眼中黑白甚分明”,则更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所见之间的对比,隐喻着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意象运用极为精妙,尤其是“飞黄此去腾夷路”,不仅描绘了官员的出行之迅捷,也象征着生活的奔波与追求。而“应念区区负弩迎”一句,则传达出一种谦卑的心态,表达了对地位虽低但仍愿意迎接贵客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不失优雅,内容上则富有哲理,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思考。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对生活的热爱,值得深思与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驾来临值晚晴:别驾的到来恰逢晚晴,暗示着一种美好的相遇。
- 眼中黑白甚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的内心思绪也愈加清晰。
- 飞黄此去腾夷路:描绘出官员行程的匆忙与急切,象征着对未来的追求与希望。
- 应念区区负弩迎:表达了对自己身份的谦卑与迎接他人的诚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飞黄”比喻马车的迅捷。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腾夷路象征着事业的顺利与进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到来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体现了谦卑与理智的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晴:象征宁静与美好。
- 飞黄:象征速度与希望。
- 黑白:象征事物的分明与清楚。
- 负弩:象征着对待他人的心态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别驾”指的是哪个身份的官员?
A. 普通百姓
B. 高官
C. 学者
D. 商人 -
“飞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驿站
B. 马车的迅速
C. 天空
D. 大海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的感悟与人际关系的重视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作品相比,陈邦庆的诗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景观的抒发。在风格上,王维的诗清新而深邃,陈邦庆则流露出更多的社会人情。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邦庆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