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豹人先生》
时间: 2025-01-11 12:37: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视荣名作等闲,
辟书何事下松关。
葛巾野服朝天去,
明月清风引杖还。
冠盖岂能羁白发,
墓门犹喜对青山。
凭谁题碣留私谥,
好置先生夷惠间。
白话文翻译:
已然把荣华名利看得如同寻常,
为何要辟书去下松关呢?
身穿葛巾身着野服朝天而去,
明月清风引导着我杖归。
冠盖又怎能羁绊我的白发,
墓门前我仍然欢喜面对青山。
谁来为你题词留下私谥,
最好将你放在贤人的间隙。
注释:
- 荣名:指的是荣华和名声。
- 辟书:意为逃避官场或隐退,辟是避,书是书卷,指的是书本或文官的生涯。
- 葛巾:古代士人常用的葛制的头巾,象征隐逸生活。
- 野服:指简单的衣服,代表自然朴素的生活。
- 冠盖:指的是身居高位的人,象征权贵。
- 羁:束缚,羁绊。
- 墓门:坟墓的门,象征死亡。
- 私谥:给自己或他人所写的谥号,表示对其生前事迹的评价。
- 夷惠:指的是贤人、圣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徵韩,清代诗人,字青霞,号惟白,晚号云山,生于康熙年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中蕴含哲理,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纪念孙豹人先生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孙豹人是一位隐士,深受林徵韩的影响,诗中通过对孙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挽孙豹人先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挽诗,通过对孙豹人先生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薄。诗首句“已视荣名作等闲”,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看法,似乎在说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毫无价值。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对“辟书”的提问,展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葛巾野服朝天去”,写出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葛巾和野服象征着自然和自由,诗人希望能够在明月清风中悠然自得。接下来的“冠盖岂能羁白发”,则是对年华逝去的感慨,诗人以白发象征老年,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凭谁题碣留私谥,好置先生夷惠间”则透露出一种对后世评价的不屑,诗人不在乎名声的留存,更关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对贤人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视荣名作等闲:已然视荣华名声为平常之物,表达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 辟书何事下松关:询问为何要逃避官场生活,表露出对世俗的厌倦。
- 葛巾野服朝天去:以葛巾和野服象征隐逸生活,描绘出自由自在的状态。
- 明月清风引杖还:明月与清风引导着我回归,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宿感。
- 冠盖岂能羁白发:质疑权贵地位是否能束缚老年人的心志,反映出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 墓门犹喜对青山:即使身处墓门,依然欣赏青山,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释然。
- 凭谁题碣留私谥:谁能为你立碑留下私谥,反映出诗人对名声的漠视。
- 好置先生夷惠间:希望把你放在贤人的中间,表达对孙豹人的尊敬。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句与句之间有着明显的对仗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葛巾野服”比喻隐逸生活,强调自由和自然的美好。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明月清风”赋予引导的作用,使之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表达对名利的淡薄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高洁的情操与追求自由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荣名:象征名利与地位,反映出世俗的追求。
- 葛巾、野服:象征隐逸与自然,体现诗人的生活理想。
- 明月、清风:象征自由与清新,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白发:象征年老与智慧,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
- 青山:象征宁静与永恒,代表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视荣名作等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淡然
C. 对名利的渴望 -
“葛巾野服”象征着什么? A. 身居高位
B. 隐逸生活
C. 富贵荣华 -
诗人希望将孙豹人放在哪个地方? A. 墓门
B. 青山
C. 贤人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饮酒》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挽孙豹人先生》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后者则集中在个人的隐逸情怀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林徵韩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逸文化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