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时间: 2025-01-11 13:5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
作者: 方回
两脚如麻坐到明,雨楼听尽五更声。
无人共唱寻寻觅,有子聊教仄仄平。
凌室不能藏腊冻,稼场或至误秋成。
谁知忧世书生意,惟愿天阶正玉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到作者在雨楼中坐到天亮,双腿麻木,听着五更时分的雨声。身边没有人唱歌,只有孩子们在教他平仄声韵。住的地方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农田可能因为天气原因而错过秋天的收成。谁能理解书生对于世事的忧虑呢?他只希望天上的星宿能够正常运行。
注释:
- 两脚如麻:形容长时间坐着,腿部感到麻木。
- 雨楼:指的是有雨声的楼阁,体现了环境的寂静和孤独。
- 五更声:指的是夜晚的时辰,五更是古代时辰的划分。
- 仄仄平:平仄是古诗词的韵律,指音节的高低。
- 凌室:指居住的地方,意指寒冷的冬天。
- 腊冻:指冬天的寒冷。
- 稼场:指农田。
- 秋成:秋天的丰收。
- 忧世书生意:指书生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 天阶正玉衡:指天上的星宿,玉衡是古代的一个星宿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回,字道宣,号天池,宋代诗人,著有《方回文集》。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社会时局的关怀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寂静的夜晚,方回在雨声中思考人生与命运,表现了他对世事的忧虑与对理想的向往。诗中透出一种孤独的心境,同时反映了书生面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两句,作者以“坐到明”引入,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沉思的状态。雨声渗透了夜的寂静,伴随着他感受到的麻木,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无人共唱,显现出一种渴望交流却又无法实现的孤独感。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诗人对平仄声韵的探讨,也反映出他对诗词艺术的重视。
“凌室不能藏腊冻”是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了生活的艰辛。诗中提到的“稼场或至误秋成”,则引发对农事的忧虑,透视出诗人对社会的关心。最后一句“惟愿天阶正玉衡”,则是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希望宇宙和谐的愿望,渗透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脚如麻坐到明:长时间坐着,双腿感到麻木,显示出作者沉浸在思考中。
- 雨楼听尽五更声:在雨声中,熬过了五更,体现了环境的孤寂。
- 无人共唱寻寻觅:没有人可以分享这份孤独,追寻着与人交流的渴望。
- 有子聊教仄仄平:孩子们在教他平仄,象征着传承与希望。
- 凌室不能藏腊冻:居所无法抵挡寒冷,暗示生活的艰辛。
- 稼场或至误秋成:对农事的忧虑,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 谁知忧世书生意:感慨无人理解书生的忧虑,突显孤独感。
- 惟愿天阶正玉衡:对宇宙和谐的渴望,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忧世书生意”,将书生的情怀比作对世事的忧虑,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有子聊教仄仄平”,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孤独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同时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楼: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五更声:指时间的流逝,暗示作者的寂寞。
- 腊冻:代表生活的困苦。
- 天阶正玉衡:象征宇宙的和谐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楼”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楼阁
- B. 一种情感
- C. 一种天气
- D. 一种音乐
-
“两脚如麻”表达了怎样的感受?
- A. 舒适
- B. 麻木
- C. 疲倦
- D. 高兴
-
诗中提到“稼场或至误秋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农田丰收
- B. 农田可能错过秋收
- C. 农田修建
- D. 农田荒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两者都表达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但《静夜思》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次韵君泽夜坐示子侄三首》则关注世事与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及其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提供古诗词的详细解释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