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借屋增江口,悠悠十八年。
力穷群籍内,身老众人前。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
有生同是寓,终恋墓边田。
白话文翻译:
我借住在江边的屋子,已经过去了漫长的十八年。
在书籍的世界中我感到力不从心,面对众人我也显得苍老。
在曲折的小巷里,微风徐来,悠然自得;
在闲散的门口,月光偏偏照在我的身上。
我们同在这世上生活,终究难以忘怀那墓边的田园。
注释:
- 借屋:借住的房子,指诗人暂时居住的地方。
- 增江口:指江河交汇的地方,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感慨岁月的流逝。
- 力穷:感到力不从心,指诗人对书籍的研究感到疲惫。
- 曲巷:弯曲的小巷,形象地表现出环境的幽静。
- 闲门:指的是不忙碌的门口,暗示一种轻松的生活态度。
- 寓:居住的地方,这里寓意人生的短暂与流动。
- 墓边田:墓地旁的田地,暗示着对故土和过往的怀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感慨,可以看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反映出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约1580—约1650),明代诗人,字克明,号竹坡,浙江宁波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婉约,常以个人生活与自然风景为题材,探索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晚年,诗人以借住之地为背景,反映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漫兴三首 其一》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诗中的“借屋增江口”不仅指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更暗示了他对生活流动性的感慨。诗人以“悠悠十八年”开篇,流露出对时间的无奈与感伤。他在书籍中感到“力穷”,不仅是对学识的追求感到疲惫,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反思。
“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则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他在自然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恰恰是对复杂社会的一种回应和逃避。最后一句“终恋墓边田”则是对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生命归宿的深思,让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生哲理。
诗中意象的运用十分巧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岁月的流逝中,诗人在曲巷中感受到的风与月,似乎在提醒他,人生虽然短暂,却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借屋增江口:表明诗人的居住地和生活状态,暗示他在寻找归宿。
- 悠悠十八年:感慨岁月的流逝,感叹时间的无情。
- 力穷群籍内:在书籍中感到精疲力竭,显示出对知识的追求与无奈。
- 身老众人前:在众人面前感到年老,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曲巷来风满:描述幽静的环境,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 闲门得月偏: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享受生活的美好。
- 有生同是寓:强调生活的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终恋墓边田:表达对故土的眷恋,暗示生命的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借住,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流动。
- 拟人:曲巷中的风似乎也在与人交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强调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意象分析:
- 江口:象征着流动与变化,人生的不断前行。
- 风:代表自由与自然的气息,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月:象征着安宁与思索,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田:象征着故乡与根,反映出对生活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悠悠十八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感慨时间流逝
- C. 对未来的期待
-
“曲巷来风满”中的“风”象征了什么?
- A. 压力
- B. 自然的和谐
- C. 暴风骤雨
-
本诗的作者是哪位明代诗人?
- A. 李白
- B. 陈恭尹
- C. 杜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对比陈恭尹的《漫兴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陈恭尹更强调对时间与人生的感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诗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