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
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
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至时节,日头已经北至,此时我骑马独自向南而行。广武的风仍然强劲,黄河的波浪也依旧汹涌。此时我无法掌控马匹,心中感慨,沾湿了衣襟。前方的雄关近在咫尺,想起当年这里驻扎过重兵。
注释:
- 日车:指太阳车,古人以太阳的运动来表示时间。
- 方北至:正好到达北方,指夏至时节。
- 广武:指广武关,古代的重要关口,象征防御。
- 风犹壮:风依然强劲。
- 澄清:清澈,指水面。
- 揽辔:掌控马缰。
- 凭吊:凭栏眺望,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 漫沾缨:衣襟随便沾湿,感情流露。
- 雄关:指重要的关口。
- 驻重兵:指古代在此地驻扎的军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绂,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渗透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夏至之际,诗人骑马行至黄河边,面对澎湃的河水与历史遗迹,感慨万千。此时正值盛夏,给人以强烈的自然感受,同时也引发对过往历史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回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夏至的到来使得时间的流逝愈发显著,而诗人独自南行则暗示了孤独与思索的旅程。接着“广武风犹壮,黄河浪不平”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力量感,仿佛自然界也在为历史的沧桑而激荡。
“澄清谁揽辔,凭吊漫沾缨”表现了诗人无法掌控自己情感的无奈,尽管身处壮观的自然中,心中却涌动着对历史的怀念与感慨。最后一句“前路雄关近,当年驻重兵”则通过对关口的回忆,深化了历史的厚重感,表达了对曾经战乱岁月的沉思。
整首诗在清晰的意象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沉思,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车方北至:太阳刚好到达北方,暗示时间的流逝。
- 我马独南行:我骑马向南,体现出孤独的出行。
- 广武风犹壮:广武的风依然强劲,表现自然的力量。
- 黄河浪不平:黄河的波浪起伏不定,象征动荡不安。
- 澄清谁揽辔:清澈的河水,谁能掌控马缰,表达无奈。
- 凭吊漫沾缨:凭着栏杆眺望,衣襟沾湿,感情外露。
- 前路雄关近:前方的雄关近在咫尺,象征历史的回忆。
- 当年驻重兵:回忆往年驻扎的重兵,增添历史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车方北至,我马独南行”,对称且工整。
- 比喻:将太阳比作车,隐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风和波浪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夏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车:象征时间的流逝。
- 黄河:象征历史的波澜与动荡。
- 澄清:代表宁静的内心世界。
- 雄关:象征历史的重重关卡与人事的沉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日车方北至”中的“日车”指什么?
- A. 太阳
- B. 马车
- C. 风车
-
诗中提到的“黄河浪不平”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河水清澈
- B. 自然的动荡
- C. 渔民的生活
-
“前路雄关近”的“雄关”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个城市
- C. 一个重要的关口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与人生的思索。
- 杜甫的《春望》:在动荡的背景下,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绂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