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苏州(九首)》

时间: 2025-01-26 02:53:20

陌上清歌最可听,谁知此是断肠声。

就中更有杨枝曲,恨杀昏鸦及晓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苏州(九首)
作者:刘基

陌上清歌最可听,
谁知此是断肠声。
就中更有杨枝曲,
恨杀昏鸦及晓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苏州的游览感受。路边的歌声最动听,谁能知道这其中却藏着断肠的悲伤。在这样的情境中,尤以杨枝上的曲调最为悲怆,令人恨透那黄昏的乌鸦和清晨的黄莺。

注释

字词注释

  • 陌上:指路边,指的是田间小路。
  •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曲。
  • 断肠声:形容悲伤的声音,令人心痛。
  • 杨枝:杨树的树枝,象征着柔美与哀愁。
  • 昏鸦:傍晚时分的乌鸦,常常给人带来凄凉的感觉。
  • 晓莺:清晨的黄莺,象征着晨曦和生机。

典故解析

  • 杨枝曲:古诗中常用杨树象征柔美或忧伤,此处用来暗示歌声的哀伤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梦阮,号千山,是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兼擅诗文。他的诗风豪放、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基游历苏州时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与内心深处的惆怅,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州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开篇提到的“陌上清歌”给人一种美好的听觉享受,然而“断肠声”则揭示了深藏在美丽背后的悲伤。诗人在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表达了对美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失去的惆怅。

“就中更有杨枝曲”,此句进一步将情感引向了深层,杨枝曲的柔美与哀伤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最后一句“恨杀昏鸦及晓莺”则通过对乌鸦和黄莺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变迁的无奈。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深邃的情感思考,展示了刘基卓越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陌上清歌最可听:描绘了苏州的田间小路上,传来的清脆歌声,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氛围。
  • 谁知此是断肠声:这种美好的歌声实际上隐藏着一种悲痛,让人感到意外与心痛。
  • 就中更有杨枝曲:在这清歌之中,更有那杨枝上的悲曲,暗示着更深层的情感。
  • 恨杀昏鸦及晓莺:通过对黄昏乌鸦和清晨黄莺的恨意,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瞬间的无奈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声比作“断肠声”,增强了悲伤的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恨杀”的表达,使得乌鸦和黄莺具有人类情感,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与悲的感悟,诗人通过对苏州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消逝的惆怅,反映了人们在美好与痛苦之间的矛盾心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歌:象征着美好与欢乐。
  • 断肠声:象征着悲伤与痛苦。
  • 杨枝:象征柔美与忧愁。
  • 昏鸦晓莺:分别象征夜晚的孤独与清晨的生机,但在诗中却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对立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陌上清歌”指的是什么?

    • A. 田间小路上的歌声
    • B. 城市的喧嚣
    • C. 山上的回声
  2. “断肠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悲伤
    • C. 平静
  3. 杨枝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悲愁
    • C. 追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基的《过苏州》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对比,前者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复杂情感与美景的对比,后者则是对孤独与思乡情怀的抒发。两者都在自然美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