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招提境,登临剩欲狂。
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
避俗爱清梵,谈经闻妙香。
下方人吏待,驱马又须忙。
白话文翻译:
在九月九日的佳节,我来到招提寺的境地,登高望远心情愈加激荡。酒杯随意举起,篱笆边的菊花正鲜艳。远离世俗的喧嚣,我喜爱这里的清净与梵音,谈经论道间,飘来阵阵香气。可是,下面的官吏在等候,我得赶紧驱马回去,实在是忙碌。
注释:
字词注释:
- 招提:指招提寺,古寺名。
- 登临:指登上高处,见到远景。
- 羽觞:指酒杯,古代饮酒时使用的杯子。
-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象征秋天的景象。
- 避俗:远离世俗的生活。
- 清梵:指清净的佛教氛围。
- 妙香:指美妙的香气,常与佛教的清净联系在一起。
- 人吏:指官吏。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古代习俗在此时登高赏菊,寓意长寿。
- 谈经:指讨论佛教经典,流行于僧侣和信士之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与思,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佛教思想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应邀前往招提寺,借此节日之际,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他内心对世俗的厌倦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九日游智度寺》是一首以重阳节游玩招提寺为背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扰的逃避。开篇以“九日招提境,登临剩欲狂”引入,表达了诗人在重阳佳节登高的兴奋与激动。接着“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交代了饮酒赏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体现了对佛教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俗世的逃避。“避俗爱清梵,谈经闻妙香”,在这里,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后一句“下方人吏待,驱马又须忙”则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压力并置,突显出诗人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象与深邃的哲理结合,展现了一个在喧嚣中寻求宁静的心灵,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日招提境”:描绘重阳节的时空背景,招提寺的自然环境。
- “登临剩欲狂”:表达登高的兴奋,心情激荡。
- “羽觞随意发”:饮酒的随意,体现轻松氛围。
- “篱菊近人黄”:身边的菊花,秋意浓厚。
- “避俗爱清梵”:对世俗的避让与对佛教清净的喜爱。
- “谈经闻妙香”:交流佛教经典,感受香气。
- “下方人吏待”:现实的干扰,等待的官吏。
- “驱马又须忙”:内心的矛盾,回归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羽觞随意发,篱菊近人黄”,对称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菊花”、“酒杯”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压力的抵抗,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日:象征长寿与团圆的节日。
- 羽觞:饮酒的欢愉,轻松自在。
- 篱菊:秋天的气息与自然的美好。
- 清梵:佛教的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端午节
- C) 重阳节
- D) 中秋节
-
“羽觞随意发”中“羽觞”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花瓶
- C) 笔墨
- D) 书本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逃避
- C) 赞美
- D) 忽视
答案:
- C) 重阳节
- A) 酒杯
- B) 逃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九日游智度寺》都在重阳节背景下创作,前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强调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谢与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