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怀亭二首为脱因宗道赋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7:49:52

欣怀亭子湖山上,山色湖光八面开。

恰似昆崙积石圃,涌出王母阆风台。

骊龙夜静擎珠上,神女天寒委佩来。

何日扁舟一系缆,高跻绝顶望蓬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欣怀亭子湖山上,山色湖光八面开。
恰似昆崙积石圃,涌出王母阆风台。
骊龙夜静擎珠上,神女天寒委佩来。
何日扁舟一系缆,高跻绝顶望蓬莱。

白话文翻译:

在欣怀亭的湖山之上,四周的山色与湖光交融,景色如画。
这就像昆仑山上的石圃,仿佛王母的阆苑仙境在此涌现。
夜深静谧,骊龙在空中托起明珠,寒冷的天上,神女轻轻地放下她的佩饰。
何时能将小舟系在岸边,登上高峰遥望蓬莱仙岛?

注释:

  • 欣怀亭:指的是一个坐落在湖山之上的亭子,象征着游览的乐趣和对自然的喜爱。
  • 昆崙:传说中的神山,常与仙境、仙人有关联。
  • 王母: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的女神,主掌长生不老之药,象征着长生和仙境。
  • 骊龙:传说中的龙,常被描绘为能够掌控水域的神兽。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的境界和长生不老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政治才干闻名,是元代文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融入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欣怀亭二首为脱因宗道赋》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欣怀亭作诗,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欣怀亭为起点,展开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色,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从“山色湖光八面开”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厚的情感。接着,诗人将欣怀亭的美与昆崙山的神秘结合,表现出一种超脱于现实的仙境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骊龙夜静擎珠上,神女天寒委佩来”这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神秘的氛围,骊龙和神女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仙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幻想。最后,诗人以“何日扁舟一系缆”结尾,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求,整体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欣怀亭子湖山上:描绘了亭子的位置,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2. 山色湖光八面开:四周的景色开阔,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3. 恰似昆崙积石圃:把亭子比作神秘的昆仑,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 涌出王母阆风台:王母的仙境涌现,进一步加深了仙境的意象。
  5. 骊龙夜静擎珠上:描绘宁静的夜晚,骊龙托着明珠,象征着神秘与美好。
  6. 神女天寒委佩来:神女在寒天中轻放佩饰,增添了神秘感。
  7. 何日扁舟一系缆: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
  8. 高跻绝顶望蓬莱:希望能登高望远,追寻理想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欣怀亭比作昆仑,展现了理想的境界。
  • 拟人:骊龙与神女的描绘,使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诗人展现了他内心的哲思与情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欣怀亭: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 昆崙:神秘与理想的象征,代表着人们追求的完美境界。
  • 骊龙:象征着力量与神秘,代表着自然的神奇。
  • 神女:象征着美与理想的追求,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蓬莱:长生不老的理想,代表着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欣怀亭二首为脱因宗道赋 其一》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基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骊龙”象征着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神秘与力量
    • C) 自由
    • D)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蓬莱”是指?

    • A) 一个城市
    • B) 仙岛,象征理想的境界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C) 刘基
  2. B) 神秘与力量
  3. B) 仙岛,象征理想的境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