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5:21:21

溪上寒山淡落晖,溪边风送客帆归。

故家文物今何在,平世人民半巳非。

华发老翁啼进酒,蓬头稚子笑牵衣。

自嗟薄质行衰朽,未睹门廷赋采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上寒山淡落晖,
溪边风送客帆归。
故家文物今何在,
平世人民半巳非。
华发老翁啼进酒,
蓬头稚子笑牵衣。
自嗟薄质行衰朽,
未睹门廷赋采薇。

白话文翻译:

在清冷的山间溪水旁,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洒落。
微风拂过,送着归来的客船。
故乡的文物如今在哪里呢?
历经世事的人们,已经不再如昔日。
白发苍苍的老翁感叹着,邀我共饮美酒;
蓬头垢面的孩童嬉笑着,拉着我的衣袖。
我自感薄弱的品德已然衰老,
未曾见到门前庭院里采摘的薇菜。

注释:

  • 淡落晖:指夕阳的余晖,光线柔和而微弱。
  • 平世:指平常的时代,可能暗指过往的繁华或安宁。
  • 华发:指白发,形容老年人。
  • 蓬头稚子:形容头发凌乱的小孩,稚子指幼小的孩子。
  • 赋采薇: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用来指采摘薇菜的情景,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叔任,号伯温,浙江温州人,元代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文学上以诗、词、赋著称,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申年(公元1576年),是刘基返乡后的感慨之作,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伤。在诗中,刘基通过对故乡的描绘,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七首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溪上寒山淡落晖”,展现了秋日的苍凉与美丽,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紧接着“溪边风送客帆归”,则将视角转向归来的游子,表现了一种归属感和对故乡的向往。

在对故乡的回忆中,作者不禁思索:“故家文物今何在”,这句话透露出他对故乡文化和历史的思考,似乎在感叹人事变迁,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句诗引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表现了对人事沧桑的无奈。

后半部分,刘基通过描绘老翁和孩童的形象,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老翁的泪水与酒杯相伴,流露出对生命的叹息与珍惜;而孩童的嬉笑则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天真。在这里,老与少的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厚,充满了人情味。

最后以“自嗟薄质行衰朽”总结,表达了对自己衰老的感慨和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展现了一个老年人的孤独与无奈。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上寒山淡落晖:描绘秋日傍晚的山水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溪边风送客帆归:表现归乡的游子,带着对故乡的思念。
  3. 故家文物今何在:思考故乡的文化遗迹,如今却不知所踪,表露出对传统的惋惜。
  4. 平世人民半巳非:暗示社会的变迁,民众的生活状态已与往昔大相径庭。
  5. 华发老翁啼进酒:老翁感叹人生,借酒消愁,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奈。
  6. 蓬头稚子笑牵衣:孩童的嬉笑带来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7. 自嗟薄质行衰朽:感叹自身的衰老与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8. 未睹门廷赋采薇:未能见到昔日的美好生活,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老翁与孩童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生命的不同阶段。
  • 象征:采薇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生活,反映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隐喻:通过“文物”和“采薇”隐喻对传统和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山: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作者内心的感受。
  • 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老翁: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感慨。
  • 稚子:象征着希望与未来,展现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边风送客帆归”意指什么? A. 归乡的游子
    B. 远行的商人
    C. 渔夫归家

  2. “故家文物今何在”反映了作者对什么的思考? A. 个人财富
    B. 传统文化的消逝
    C. 自身的成就

  3. “华发老翁啼进酒”中的老翁象征着? A. 年轻
    B. 生命的衰老与无奈
    C. 成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 《春望》(杜甫):表现对家国沦陷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主题相似,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刘基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