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
时间: 2025-01-25 22:45: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
作者:刘基 〔元代〕
一年二六团圆月,此夜光辉独耐看。
银汉波涛三岛接,玉京风露九霄寒。
方欣酷暑随时去,只恐清商促岁阑。
更上南楼瞻北极,那无鸿雁报平安。
白话文翻译:
一年只有一次的中秋圆月,如今的夜晚光辉特别耀眼。
银河波涛连着三座岛屿,玉京的风露在九霄之上显得格外寒冷。
我正欢喜酷暑终于过去,唯恐清商的乐声促使岁月流逝。
更上南楼远眺北极星,却看不到鸿雁来传递平安的消息。
注释:
- 一年二六: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团圆月:象征着团圆、和谐的月亮。
- 银汉:指银河,古代诗人常用来形容夜空。
- 三岛:指的是传说中的三座仙岛,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 玉京:指天宫或极乐世界。
- 清商:指清冷的乐曲,古时与秋天相联系。
- 岁阑:指岁末,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对未来的忧虑。
- 鸿雁:古代用作传递信息的鸟类,象征着思念与平安。
典故解析:
-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丰收。
- 银汉与三岛:在古代文人笔下,银河和仙岛常用来描绘美好的理想世界。
- 北极星:在古代文化中,北极星常被认为是指引方向的星星,象征着希望和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天池,浙江人。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中秋节,表达了诗人在特定节日的感受,寄托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和人们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月亮、银河、秋风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思考的夜晚。开篇的“团圆月”引出中秋节的主题,表达了对团圆的向往;而“光辉独耐看”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珍视。
接下来的描写“银汉波涛”与“玉京风露”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暗含了秋季的清凉与孤独感。诗中“方欣酷暑随时去”表达了一种解脱的心情,但接下来的“只恐清商促岁阑”又显露出对时间流逝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尤其是“那无鸿雁报平安”,暗示着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平安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年二六团圆月:强调了中秋节的独特与重要,暗示了团圆的美好。
- 此夜光辉独耐看:夜晚的月光特别耀眼,令人陶醉。
- 银汉波涛三岛接:描绘了银河的壮丽,传达出一种浩渺的感觉。
- 玉京风露九霄寒:对比了天宫的清冷与人间的温暖,展现出秋夜的寒意。
- 方欣酷暑随时去:表达了对酷暑消逝的欣喜。
- 只恐清商促岁阑:忧虑清冷的音乐会让时间流逝得更快。
- 更上南楼瞻北极:诗人向上眺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 那无鸿雁报平安: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安宁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波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银汉波涛”与“玉京风露”,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景物描写,增强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美景,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亲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与美好。
- 银河:象征浩瀚、壮观与自然的美。
- 北极星:象征希望、指引与安宁。
- 鸿雁:象征思念、和平与通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中秋节被称为哪一天?
A. 农历正月初一
B. 农历八月十五
C. 农历四月初八 -
诗中“银汉”指代什么?
A. 海洋
B. 银河
C. 河流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思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基的这首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白则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月的孤独思考。两者都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意境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百家》
以上是对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中秋玩月》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