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
白话文翻译:
在河边告别时,我把柳条编成髻,千山万水之隔,心爱的她却遥不可及。月光明亮时,我仍记得我们曾经相聚的地方,东风吹拂着,恰似那十五座桥锁住了城门。
注释:
- 离别:指离开、告别。
- 绾:编织、束缚。
- 柳条:柳树的枝条,象征柔情。
- 千山万水:形容路途遥远。
- 玉人:指心爱的人,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
- 月明:指明亮的月光,常用以烘托思念情绪。
- 记得:想起、铭记。
- 相寻处:曾经相聚的地方。
- 城锁:城市的门锁,象征阻隔。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的气息。
- 十五桥:指古代著名的桥,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反映离愁别绪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寄维扬故人》是张乔在离别故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远方的感慨,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友情与情感交流。此诗写于一个特定的离别时刻,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
诗歌鉴赏:
《寄维扬故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开头“离别河边绾柳条”,诗人以动作描写带出离别的场景,柳条的柔美与离别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离愁的深厚。接着“千山万水玉人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表现出对故人的思念之苦。接下来的“月明记得相寻处”,则通过月光的映照,唤起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最后一句“城锁东风十五桥”,用“城锁”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十五桥”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标,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丰富而深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别河边绾柳条:在河边告别时,用柳条编成发髻,传达了离愁别绪的画面。
- 千山万水玉人遥:离别后,心爱的她仿佛在千山万水之外,表现了思念的深远与无奈。
- 月明记得相寻处:明亮的月光下,忆起曾经与朋友相聚的地方,营造出浓厚的思乡情感。
- 城锁东风十五桥:城市的门锁住了东风,暗示相聚的难度,而“十五桥”则成为友谊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爱的人比作“玉人”,强调其美丽和珍贵。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柳条、月亮、桥等意象的运用,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条:象征离愁与柔情。
- 千山万水:象征遥远的距离与思念。
- 月明:象征思念的时刻与光明的回忆。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 十五桥:象征友谊的纽带与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人”指的是谁? A. 诗人的爱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老师 -
诗中提到的“十五桥”象征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思念
D. 快乐 -
诗句“月明记得相寻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期待
D. 失落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送别》 (王之涣):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但《送别》更侧重于离别的情景,而《寄维扬故人》则更加强调思念的情感深度。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感,但《寄维扬故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令思念之情更加浓烈,也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