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岳》

时间: 2025-01-26 01:43:45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

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

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南岳
张乔 〔唐代〕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
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
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南岳时的感受。作者进入了岩石和仙境般清幽的环境,走过了许多地方,似乎又回到了原地。如果能够无所事事地闲逛,愿意在这里度过余生。山涧中的松树在悠闲中渐渐老去,而灯烛在晚来的时光中显得更加明亮。在这一宿的泉水声中,乡愁却无法成梦。

注释:

  • 岩境:指岩石和山洞的环境,代表着一种清幽的境界。
  • 重行:走过的地方再一次走过,暗示了景致的重复与悠长。
  • 闲无事:形容一种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状态。
  • 涧松:指山涧中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笼烛:灯烛的光明在晚间显得格外温暖。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带有一种宁静的氛围。
  • 思乡梦不成:思念家乡的梦无法实现,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感悟。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常以清幽、淡泊的情感见称。

创作背景:

《游南岳》这首诗作于作者游览南岳时,表达了他在美丽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南岳是五岳之一,以其秀丽的山川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

诗歌鉴赏:

《游南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描绘了作者在南岳游览时的心境,清幽的环境让人感到如同仙境般宁静。接下来的“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如果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一句,松树在山涧中悠然生长,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烛光在晚来的时刻显得更加温暖明亮,象征着宁静的生活和内心的安宁。最后一句“一宿泉声里,思乡梦不成”则转向了思乡之情,尽管在泉水声中感到宁静,但对故乡的思念却让人无法入梦,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以自然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深邃而悠长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岩仙境清:进入山岩,感受到如仙境般的清新。
  2. 行尽复重行:走过的路似乎又走了一遍,反映出景色的重复与悠长。
  3. 若得闲无事:假如能够无所事事,享受这种闲适。
  4. 长来寄此生:愿意在此地度过余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 涧松闲易老:山涧中的松树在悠闲中容易变老,隐喻时光的流逝。
  6. 笼烛晚生明:晚上的烛光显得更加明亮,象征生活的温暖。
  7. 一宿泉声里:在泉水声的伴随下入睡。
  8. 思乡梦不成:尽管环境宁静,但思乡之情让人无法安然入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岩比作仙境,强调环境的清幽。
  • 拟人:松树似乎在悠然自得地老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又不免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归属感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毅与不屈的精神。
  • :象征长寿与坚定。
  • :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宁静。
  • :象征温暖与希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辅相成,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命的深刻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岩境”指的是: A. 海洋
    B. 山石
    C. 草原

  2. 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以下哪一句中体现? A. 入岩仙境清
    B. 若得闲无事
    C. 思乡梦不成

  3. “笼烛晚生明”中,“笼烛”是指: A. 明亮的灯光
    B. 燃烧的蜡烛
    C. 天上的星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但更集中于壮阔的视野与胸怀。
  • 《庐山谣》:强调了山水的美与人生的感悟,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