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

时间: 2025-01-11 08:02:27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白话文翻译:

在草堂被杂草覆盖之后,来往的人们常常向樵夫打听。
在荒凉的森林外,有一块断石,孤独的坟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寂寥。
几条溪流在广袤的田野中分流,九个儿子在寒冷的天空中屹立。
曾经经过的地方,烟雾弥漫,但通往青云的路却不再畅通。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堂:指草屋,古代隐士或文人居住的地方。
  • 芜没:长满杂草,荒废的意思。
  • 樵翁:砍柴的老人,指代隐居生活中的人。
  • 断石:指裂开的石头,暗示荒凉和破碎。
  • 孤坟:孤独的墓地,象征生死的孤独。
  • 晚照: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数溪:多条溪流,表示自然的分流。
  • 九子:可能指代诗人心中的某种理想或追求。
  • 烟壁:烟雾的墙壁,象征模糊的记忆或路途。
  • 青云路:通往理想或高远之路。

典故解析: 此诗可能包含对古代隐士生活的隐喻,表现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世间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乔对九华山费征君故居的追忆,反映了他对逝去岁月和朋友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的“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草堂的荒废,似乎在暗示着过去的繁华已不再。樵翁的存在则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暗含着隐士生活的哲理。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意象。孤坟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映射出人世间的悲凉与无常。数溪的分流象征着人生的多条道路,而“九子立寒空”则可能暗指一种理想或追求的失落,令人深思。

最后两句“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则揭示了作者对理想的不满与失落。曾经走过的路如今已被迷雾遮蔽,通往理想的道路不再畅通。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堂芜没后:草堂被杂草覆盖,表明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2. 来往问樵翁:人们问樵夫,体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3. 断石荒林外:荒凉的环境渲染了孤独感。
  4. 孤坟晚照中:孤独的坟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凄凉。
  5. 数溪分大野:多条溪流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多样。
  6. 九子立寒空:象征理想的失落或追求的孤独。
  7. 烟壁曾行处:过去的记忆被烟雾遮蔽,模糊不清。
  8. 青云路不通:理想之路已不再畅通,表现出对人生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草堂”“孤坟”等描绘人世间的无常。
  • 对仗:如“数溪分大野”与“九子立寒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理想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隐居的庇护所,象征宁静。
  • 孤坟:生死的终点,象征孤独与无奈。
  • 晚照:时间的流逝,象征人生的短暂。
  • 烟壁:模糊的记忆,象征无法追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堂”指的是什么? A. 草屋
    B. 庭院
    C. 山峰

  2. “孤坟晚照中”所传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愁苦
    C. 激动

  3. 诗中提到的“青云路”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田园生活
    C. 家庭团聚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张乔的诗更突出孤独与无常的主题,而王维则更注重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王维与山水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