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
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
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风吹落了树上的叶子,空旷的树林里鸟儿栖息得稀少。溪水结冰,阻碍了鹿的饮水,山上的积雪阻止了僧人回归。夜晚我静坐,心中的尘念已经平静,只是长声吟唱,声音却显得微弱。人间的纷扰太多,哪里能找到梦中的柴门呢?
注释:
- 寒叶:寒冷的季节里,树叶纷纷被风吹落。
- 空林:指树林空旷,鸟儿栖息得很稀少。
- 涧冰:溪流上的冰,阻碍了动物的活动。
- 鹿饮:鹿在水边饮水的情态。
- 僧归:僧人回到寺庙的路途。
- 尘心:世俗的杂念和纷扰。
- 梦柴扉:指梦中回到家乡的柴门。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僧归”可联想到唐代盛行的禅宗文化,僧人是当时社会中一种追求清净的象征。此外,“梦柴扉”则可以理解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乔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生平大致可追溯到唐玄宗时期,曾担任官职,后隐居山林,创作了不少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篇。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冬季,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坐山林,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思索。
诗歌鉴赏:
《山中冬夜》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联以“寒叶风摇尽”开篇,直接切入冬日的寒冷,描绘了大自然的萧瑟之态。接下来的“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则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界的严酷,这不仅仅是对外界景象的描写,更隐喻了生活中的种种障碍。
第三联“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表现了诗人在夜晚静坐时,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事的淡然。他的吟唱虽长,但因为内心的平静,语力显得微弱。最后一句“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清静的美,令人深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远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寒叶风摇尽:描绘寒风吹落了树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空林鸟宿稀:空旷的树林中,鸟儿栖息得不多,显示出冬天的萧条。
- 涧冰妨鹿饮:溪水结冰,鹿无法饮水,暗示自然的严酷。
- 山雪阻僧归:雪的积累让僧人归家的路途变得艰难。
- 夜坐尘心定:夜晚独坐,内心的尘念已然平静。
- 长吟语力微:长时间吟唱,声音却显得微弱,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 人间去多事:世间的纷扰与琐事让人烦恼。
- 何处梦柴扉:渴望回归宁静生活,梦中寻找那扇柴门。
-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的描写反映内心的情感变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事的淡漠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寒叶:象征着寒冷、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 涧冰:代表着自然的严酷与无情。
- 山雪:象征着阻碍与艰难。
- 柴扉:象征着归隐与温馨的家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叶风摇尽”意指什么? A. 春天的繁花
B. 冬天的凄凉
C. 秋天的丰收
D. 夏天的繁茂 -
诗中提到的“梦柴扉”象征着: A. 追求名利
B. 归隐田园
C. 旅行探险
D. 参与政事 -
“夜坐尘心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忧虑和烦恼
B. 宁静与思考
C. 恐惧与不安
D. 兴奋与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张乔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但张乔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