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晓望三素云》

时间: 2025-02-04 15:29:38

霭霭青春曙,飞仙驾五云。

浮轮初缥缈,承盖下氤氲。

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

羽毛纷共远,环珮杳犹闻。

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

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霭霭青春曙,飞仙驾五云。
浮轮初缥缈,承盖下氤氲。
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
羽毛纷共远,环珮杳犹闻。
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
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

白话文翻译:

初春的早晨,朦胧的晨雾弥漫,仙女似的身影乘着五彩的云彩飘然而来。浮动的轮廓初现,笼罩在氤氲的雾气之中。轻薄的影子随风而动,向阳光的方向渐渐分开。羽毛轻盈地飘向远方,耳边依稀传来佩饰的清响。静静地与烟霞的色彩融为一体,远远望去似乎看到鸾鸟与仙鹤的群体。年年都在期盼这个节气,愿能与元君一同欢庆。

注释:

  • 霭霭:形容雾气弥漫,朦胧的样子。
  • 飞仙:指仙女,通常形容绝世的美女或神灵。
  • 五云:指五彩的云彩,形容美丽的景象。
  • 浮轮:浮动的轮廓,指天上的云朵。
  • 氤氲:形容雾气弥漫,朦胧的样子。
  • 薄影:轻薄的影子,指云的影子。
  • 环珮:指佩饰,通常是女性的装饰品。
  • 鸾鹤群:象征着仙境中飞翔的神鸟,代表美好与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季何,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春之际,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人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歌鉴赏:

此诗以立春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的“霭霭青春曙”就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春晨氛围,给人以温柔、清新的感觉。诗人在描绘春天的同时,也通过“飞仙驾五云”的形象,赋予春天一种神秘与灵动的色彩。接下来的“浮轮初缥缈,承盖下氤氲”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出春雾弥漫的情景,令人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表达了春天的活力与变化,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风的轻盈与阳光的温暖。最后几句,诗人以“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结束,仿佛让人见到那群优雅的神鸟,象征着春天的吉祥与美好。

整首诗浸润着春的气息,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霭霭青春曙”:描绘春天早晨的雾气,营造出迷蒙的气氛。
  2. “飞仙驾五云”:仙女般的形象乘着五彩的云,体现了美丽与梦幻。
  3. “浮轮初缥缈”:云的轮廓朦胧,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4. “承盖下氤氲”:雾气笼罩在云下,增添了神秘感。
  5. “薄影随风度”:轻薄的影子随着风飘动,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6. “殊容向日分”:向阳光分开,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7. “羽毛纷共远”:羽毛飘散,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8. “环珮杳犹闻”:耳边传来佩饰的清响,增添了仙气。
  9. “静合烟霞色”:与烟霞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0. “遥将鸾鹤群”:远望群鸟,象征着美好与吉祥。
  11. “年年瞻此节”:每年都期待这个节气,表现对春天的热爱。
  12. “应许从元君”:愿与元君一同庆祝,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仙女,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赋予云彩和风以生命,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 对仗:如“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使诗句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新生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晨: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飞仙:代表美丽与梦幻。
  • 云霞:传达自然的美好与变化。
  • 鸾鹤:象征着吉祥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霭霭”指的是什么?

    • A. 晴空
    • B. 雾气
    • C. 雪花
  2. “飞仙驾五云”中的“飞仙”指的是:

    • A. 仙女
    • B. 飞鸟
    • C. 云彩
  3. 诗中提到的“鸾鹤群”象征着:

    • A. 祥和与美好
    • B. 努力与拼搏
    • C. 悲伤与离别

答案:

  1. B. 雾气
  2. A. 仙女
  3. A. 祥和与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杜甫《春夜喜雨》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李白的诗充满豪情,杜甫则更显沉稳与抒情,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