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5-02-04 16:19:39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三年来的重阳节菊花盛开时,我都不在家中。没想到今天我在这里饮酒,突然看见故乡的花。远处的野外,天空和树木相连,天寒地冻,雁群聚集在沙滩上。登高远望,心中无限感慨,哪里才能看到京华的美景呢?

注释:

  • 重阳菊:指的是重阳节时盛开的菊花,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菊花在这个时节盛开,象征长寿和庆祝。
  • 故园花:指的是自己家乡的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野旷:形容野外的空旷,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云连树:指远处的云与树木相接,形成一种朦胧的意象。
  • 天寒雁聚沙:描绘了寒冷的天,雁群聚集在沙滩上的景象,传达出秋天的萧瑟。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习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有登高望远、避邪祈安的意义。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长寿,是古人秋天赏花的主要对象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森,明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人生感悟的深思,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因故未能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三句提到重阳菊的盛开,透露出诗人对于节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表达出一种对失去时间的惋惜。接下来的对饮酒和故园花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情感,尽管身处他乡,仍然无法抑制对故乡的向往。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登高远望时的感慨,面对辽阔的自然,尽管内心充满无限意境,却又无从寻求回归的路径。诗人用“何处望京华”来表达对繁华都市的向往与无奈,透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对故乡的浓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诗人回忆过去三年重阳节的菊花盛开时,自己都没有在家,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遗憾。
  2.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 诗人在今天饮酒时,突然看见故乡的花,感到惊喜与感慨,暗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 描述了空旷的野外景象,寒冷的天气使得雁群聚集在沙滩上,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秋天氛围。
  4.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诗人在高处眺望,心中有着无限的感慨,但又不知道从何处能看到繁华的京城,表达了一种失落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形成了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传达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 意象:菊花、雁群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对故乡的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流逝的感叹,诗人通过重阳节的菊花、饮酒以及远眺的情景,展现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菊花:象征长寿,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故园:象征着家的温暖与亲情,体现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3. :代表着秋天的来临,也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叫哪个节日?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登高节
    •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故园花”指的是什么?

    • A. 家乡的花
    • B. 酒店的花
    • C. 道路旁的花
    • D. 朋友家的花
  3.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高兴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九日》与李白《庐山谣》: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九日》更侧重于思乡情感,而《庐山谣》则更多地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景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文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