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时间: 2025-01-27 03:52: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作者:崔曙 〔唐代〕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文帝有座高台,今天我登上去,曙光初现。
三晋的云山都面朝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方而来。
关门的令尹谁能识得,河上的仙翁已不再回归。
我想要去拜访彭泽的宰相,陶醉在菊花杯中共欢饮。
注释:
- 汉文皇帝:指汉朝的文帝,称赞其建立的高台。
- 曙色开:曙光初现,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三晋:指山西地区,古代的三个晋国。
- 二陵:指汉文帝和汉武帝的陵墓。
- 关门令尹:问及地方官员,暗指无人知晓。
- 河上仙翁:指河边的仙人,象征超脱世俗。
- 彭泽宰:指陶渊明,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
- 菊花杯:象征着秋天的菊花和饮酒的愉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曙,字子晦,唐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借助高台眺望,抒发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台为背景,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开篇提到汉文帝的高台,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当下的启迪。通过“曙色开”的描绘,诗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明朗的氛围,象征着新的希望。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三晋的云山和二陵的风雨,展示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空间的变化。这里不仅是地理的描绘,更是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关门令尹的提及,暗示了世事的无常,河上仙翁的离去更是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彭泽宰共享菊花杯的愿望,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这一结尾不仅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汉文皇帝有高台:开篇点明历史背景,汉文帝的高台成为诗人思考的起点。
- 此日登临曙色开:强调登高的时机,象征着希望的到来。
- 三晋云山皆北向:描绘自然景象,北向暗示了历史的延续。
- 二陵风雨自东来:风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关门令尹谁能识:对地方官的不屑,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河上仙翁去不回: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 且欲近寻彭泽宰:渴望与友人共享快乐时光。
- 陶然共醉菊花杯:结尾以饮酒作乐,寓意人生的乐趣与哲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关门令尹”和“河上仙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启发读者对时间的思考。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 曙光: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云山:自然的壮丽,代表着广阔的视野。
- 菊花杯: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与友人分享快乐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文皇帝”是指哪位皇帝?
- A. 汉武帝
- B. 汉文帝
- C. 汉昭帝
-
“且欲近寻彭泽宰”中的“彭泽宰”指的是谁?
- A. 陶渊明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菊花杯”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丰收
- B. 友情的象征
- C. 隐逸的生活
答案:
- B. 汉文帝
- A. 陶渊明
- A. 秋天的丰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感悟。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的作品也体现了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两首诗都在重阳节时表达了登高的意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后者则融合了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展示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崔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