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巴丘登高》

时间: 2025-01-26 23:49:58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巴丘登高
作者:张均 〔唐代〕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白话文翻译

客人的心情在黄昏时分变得忧虑,伴随着雁阵南飞的景象。大家在重阳节这一天欢聚一堂,谈论着玩马的游乐。湖边的风轻轻拂动着戍楼旁的柳树,江边的雨悄然笼罩着高山楼阁。不如一同举杯畅饮东篱的美酒,聊以消解我对南国的忧愁。


注释

  • 客心:指客人的心情。
  • 惊暮序:黄昏时分的惊慌与忧虑。
  • 宾雁:来宾的雁,指南飞的雁群,暗示秋天的到来。
  • 沧洲:指辽阔的沧海和洲渚,象征广阔的天地。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登高节日。
  • 戏马游:指游玩马匹的乐趣。
  • 扶戍柳:指湖风轻轻扶动戍楼旁的柳树。
  • 江雨:江边的雨,给山楼罩上一层朦胧的感觉。
  • 东篱酒:指陶渊明作品中提到的东篱采菊,象征丰收的酒。
  • 南国忧:对南方故土的思念与忧虑。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象征长寿与健康。
  • 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以“采菊东篱下”而闻名,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均,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为主,擅长抒发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诗人在此时回忆故乡,抒发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九日巴丘登高》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歌,诗人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客心惊暮序”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忧虑与孤独感,暗示了他在这佳节中的心情并不如意。接下来,诗人通过“宾雁下沧洲”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南飞的大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强了诗人的孤寂感。

而“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则转向欢快的景象,描绘了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欢乐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有对生活无常的思考。

最后,“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借酒消愁,体现了面对人生忧愁时的洒脱与豁达。这种从忧虑到释怀的情感变化,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苦乐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心惊暮序:客人黄昏时的心情感到不安。
  2. 宾雁下沧洲:来客见到南飞的大雁,感受到季节变迁。
  3. 共赏重阳节:大家在重阳节这天欢聚一堂。
  4. 言寻戏马游:谈论着游玩马匹的乐趣。
  5. 湖风扶戍柳:湖面的风轻柔地拂动着戍楼旁的柳树。
  6. 江雨暗山楼:江边的雨笼罩着高山楼阁,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7. 且酌东篱酒:不如一同举杯畅饮东篱的美酒。
  8. 聊祛南国忧:借此酒来消解对南方故土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比喻人的情感变化。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湖风、江雨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氛围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故土的思念,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心:象征孤独与思念。
  • 宾雁:象征离别与季节的更替。
  • 重阳节:象征团圆与长寿。
  • 湖风与江雨:代表自然的变幻与诗人的内心情感。

文化内涵

  • 重阳节: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长寿与团圆的期望。
  • 柳树与山楼:常用于诗歌中描绘自然美景,象征柔情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2. 填空题:诗中“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思念。

  3. 判断题:诗人在这首诗中感到的主要情感是快乐。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重阳节
  2. 故乡
  3. B.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张均的《九日巴丘登高》都围绕重阳节展开,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而后者则强调了友情与人生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相似,但侧重点不同,王维更注重亲情,而张均则融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