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冷风清九月九,
茱萸黄菊家园有。
何时玉殿接千官,
称觞共进南山寿。
白话文翻译
九月九日,霜冷风清,
家中有茱萸和黄菊。
何时能在华美的宫殿中接待众多官员,
举杯共祝南山的长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指秋天或冬天的霜,象征寒冷。
- 冷:形容天气寒冷。
- 风清:指秋风清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 茱萸:一种常用于重阳节的植物,象征辟邪和长寿。
- 黄菊: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美好。
- 玉殿:形容华美的宫殿,象征权力和地位。
- 千官:众多的官员,象征社会的繁荣和和谐。
- 称觞:举杯祝酒的意思。
- 南山:常用来象征长寿和安宁。
典故解析:
-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寓意长寿。
- 茱萸:在重阳节时佩戴茱萸,寓意辟邪和祈求长寿。
- 南山:南山因其常青常寿而成为长寿的象征,古人常以此祝愿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白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茱萸和黄菊,体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同时也反映了对团圆和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九日三首》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和对家园的眷恋。开头两句“霜冷风清九月九,茱萸黄菊家园有”,通过寒冷的霜和清新的风,营造了一个典雅而富有诗意的节日氛围。茱萸和黄菊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家园的深情。
而后两句“何时玉殿接千官,称觞共进南山寿”,则转向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交场合的向往。在这个场合中,诗人与朋友们举杯共祝,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不仅富有视觉美感,也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冷风清九月九:描绘了重阳节的寒冷与清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秋日氛围。
- 茱萸黄菊家园有:通过茱萸和黄菊的描写,表达了节日的传统和家庭的温暖。
- 何时玉殿接千官:表达了对美好社交生活的期待,渴望与众多朋友共聚一堂。
- 称觞共进南山寿:举杯祝酒,共同祝愿长寿,体现了团圆和友谊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冷风清”与“茱萸黄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茱萸和黄菊象征着长寿和辟邪,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茱萸:象征长寿与健康。
- 黄菊:象征坚韧与美好。
- 南山:象征长寿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九月九日通常被称为什么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
诗中提到的茱萸主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辟邪与长寿
C. 爱情
D. 友谊 -
诗人希望在什么场合中与朋友举杯祝酒?
A. 家庭聚会
B. 宫殿
C. 市场
D. 学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在重阳节中表达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现节日思亲的主题。
诗词对比:
宋白的《九日三首》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者侧重于对节日的描绘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而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对兄弟的思念与情感的深沉。两首诗各有特色,共同反映了节日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