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宴 其二 岭南归棹苦雨,和罗弘载韵》

时间: 2025-01-26 07:32:58

滚滚洪涛,潇潇暮雨。

春云遮住春归路。

片云岭外是江南,岭中尚隔千重雾。

长年稳挂轻帆,欲趁东风飞去。

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

共是别离人,又添肠断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庭宴 其二
岭南归棹苦雨,
和罗弘载韵。
滚滚洪涛,潇潇暮雨。
春云遮住春归路。
片云岭外是江南,
岭中尚隔千重雾。
长年稳挂轻帆,
欲趁东风飞去。
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
共是别离人,又添肠断句。

白话文翻译:

在岭南归来的小船上,遇上了淅沥的细雨。
滚滚的洪水,伴随着潇潇的暮雨,
春天的云彩遮住了归乡的路。
远处的片云中有江南的影子,
而岭中依然隔着千层的雾霭。
长年挂着轻帆,
想要借东风飞去。
然而滩涂高,水流急,
小船无法顺利渡过。
同是别离的人,心中更添肠断的伤感。

注释:

逐句解释:

  • 岭南归棹苦雨:指从岭南返回的船上遇到苦雨。
  • 滚滚洪涛:形容水流湍急的景象。
  • 潇潇暮雨:细雨淅淅沥沥的傍晚景象。
  • 春云遮住春归路:春天的云彩遮住了归家的路。
  • 片云岭外是江南:在岭头的远处可见江南的云彩。
  • 岭中尚隔千重雾:岭中仍然隔着层层雾气。
  • 长年稳挂轻帆:长年挂着轻便的帆船。
  • 欲趁东风飞去:想借东风出航。
  • 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滩涂高且水流急,无法让小船渡过。
  • 共是别离人,添肠断句:同为离别之人,更添心中伤感。

典故解析:

  • “江南”作为文化意象,常常象征着美好、富饶的土地,诗中提及江南,表达了归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作者可能是在旅途中,因归乡而生感慨,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诗歌鉴赏:

《后庭宴 其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惆怅。全诗的意象构造极为精致,雨水、云彩、江南等元素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岭南归棹苦雨”直接将读者带入情境,仿佛能感受到船上的颠簸与雨水的淋漓。接下来的“春云遮住春归路”则展现了归家的艰难,春天本应是温暖的象征,却因云的遮挡而显得阴郁。诗中多次提及的“别离”,不仅是地理上的离散,更是心理上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层面上,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离别的哀伤,尤其是结尾的“共是别离人,又添肠断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比与共鸣,使得离别的痛苦更加深刻。诗人在自然景观的映衬下,表达了人心的脆弱与对家乡的深切渴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岭南归棹苦雨:开篇设定了环境背景,展现了旅途艰辛。
  • 滚滚洪涛,潇潇暮雨:描绘自然环境的恶劣,增强了诗人内心的压抑感。
  • 春云遮住春归路:春天的象征被遮挡,暗示归乡之路的阻碍。
  • 片云岭外是江南:用“片云”表现出对故乡的渴望。
  • 岭中尚隔千重雾:强调归乡的遥远与艰难。
  • 长年稳挂轻帆,欲趁东风飞去: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 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现实的艰难与理想的冲突。
  • 共是别离人,又添肠断句:情感的升华,反映普遍的人生经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云岭外是江南”,将云彩与故乡相连。
  • 对仗:如“滩高溜急,不放扁舟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赋予情感,使景与情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岭南: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 苦雨: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不如意。
  • 春云:象征着希望与归家的渴望。
  • 江南:富饶与美好的象征。
  • 轻帆:象征自由与探索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岭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北
    B. 东南
    C. 中部
    D. 北方

  2. 诗中反复提到的“别离”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
    C. 愤怒
    D. 期待

  3. “春云遮住春归路”中的“春云”主要象征什么?
    A. 雨水
    B. 希望
    C. 遮挡
    D. 归属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后庭宴 其二》都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感与孤独,而董元恺的则更加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