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鳌阳道中》

时间: 2025-04-28 03:08:16

山渐青。

水渐青。

山水青青送我行。

春风真有情。

花一层。

柳一层。

花柳层层映旆旌。

扬鞭游帝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渐青 鳌阳道中
作者: 贲黄理 〔清代〕

山渐青。水渐青。山水青青送我行。
春风真有情。花一层。柳一层。花柳层层映旆旌。
扬鞭游帝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渐渐变得青翠的美丽景象,仿佛在送我远行。春风的温情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花与柳各自盛开,层层叠叠,映衬着旗帜的飘扬。我骑马游览帝京,心情愉快。

注释:

  • 渐青:指颜色逐渐变得青翠,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送我行:意指山水在送别我,使人感到依依不舍。
  • 真有情:春风给予人的感受,表达了春天的温暖情感。
  • 花一层,柳一层:形容花和柳交错生长,层次分明。
  • 映旆旌:形容花柳的美景映衬着飘扬的旗帜。
  • 扬鞭:骑马时用鞭子轻轻一扬,形容作者的轻松心情。
  • 游帝京:指游览京城,表现出对帝京的向往和游玩的兴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贲黄理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清新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他的诗常常体现出对故乡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旅途中,诗人可能正值春天,感受到沿途山水的美丽与生机,产生了对生命和旅程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山渐青 鳌阳道中》是一首描写自然美与旅行乐趣的古诗。全诗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开头两句“山渐青。水渐青。”采用了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

接下来的“春风真有情”则引入了情感的层面,春风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花与柳的交错层叠,展示了春天的繁荣与生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柔。最后一句“扬鞭游帝京”则将情景与心情结合,写出在美景中轻松游玩的愉快心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具备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还蕴含了人对生命和旅程的感悟,令人感到轻松愉悦,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歌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渐青:山的颜色渐渐变得青翠,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水渐青:河水也同样变得青绿,形成山水相映的美景。
  • 山水青青送我行:山水的青翠仿佛在送别我,表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 春风真有情:春风带来了温暖与情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花一层,柳一层:花与柳交替盛开,层次分明,体现出春天的丰富多彩。
  • 花柳层层映旆旌:花柳的美丽与旗帜相映成辉,形成了生动的画面。
  • 扬鞭游帝京:骑马出游的欢快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帝京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排比:如“山渐青。水渐青。”通过排比增强了节奏感,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对仗:如“花一层。柳一层。”在结构上形成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春风被比喻为有情的存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山水,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
  • 春风:代表温暖与希望,寓意新生与活力。
  • 花柳: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机,也暗含了生活的美好。
  • 旆旌:旗帜,象征着远行和目标,暗示着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渐青”的意思是: A. 山的颜色变得青翠
    B. 山的高度增加
    C. 山很陡峭

  2. “春风真有情”中“情”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春风的温暖
    C. 春天的花朵

  3. 诗人“扬鞭游帝京”的心情是: A. 忧伤
    B. 愉快
    C. 紧张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二者都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欣赏,但贲黄理的作品更强调了旅途中的欢愉,而孟浩然更倾向于静谧的春日晨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精选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