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 秋暮北九水独游》
时间: 2025-01-26 06:5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里春 秋暮北九水独游
枫僝柳僽。黄叶浓于酒。展冰奁一鉴明漪,映丹崖错绣。正潦收山瘦。况摇落清秋时候。坐溪桥贪看斜阳,趁昏鸦归后。
白话文翻译:
远行的春天,秋天的暮色中,独自在北九水游玩。
枫树摇曳,柳条轻拂,黄叶比酒还要浓烈。我打开冰冷的匣子,映照出清澈的水波,映衬着丹色的山崖,仿佛绣花般错落有致。此时溪水渐渐退去,山峦也显得瘦削,正好是秋天落叶的时节。我坐在溪边的桥上,贪恋着斜阳的余晖,趁着傍晚的乌鸦归巢后。
注释:
- 枫僝:枫树茂盛的样子。
- 柳僽:柳树摇动的样子。
- 冰奁:冰冷的匣子,指用来盛放清水的器物。
- 明漪:清澈的水波。
- 丹崖:丹色的山崖,指红色或彩色的山石。
- 潦收:水退去,溪水变少。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斜阳:夕阳,傍晚的阳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公渚,近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北九水独自游玩,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美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万里春”引入,虽是春天的意象,但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秋天,形成了春秋交替的强烈对比。诗中“枫僝柳僽”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的气息,配合“黄叶浓于酒”的比喻,突出了秋天的丰盈与沉醉。
接着,诗人“展冰奁一鉴明漪”,通过打开冰冷的匣子映出清澈的水波,展现出一种清新与静谧的氛围。尤其“映丹崖错绣”一句,色彩鲜明,意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正潦收山瘦”则传达出秋天的凋零,诗人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情感由此而深。最后两句诗意更为浓厚,诗人坐在溪桥上,贪婪地享受着斜阳的余晖,似乎在留恋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里春”:春天的辽阔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对春的怀念。
- “秋暮北九水独游”: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游玩,体现出一种孤独与思考。
- “枫僝柳僽”:描绘秋天的景象,生动的形象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 “黄叶浓于酒”:黄叶的色彩比酒还要浓烈,形成鲜明的秋天印象。
- “展冰奁一鉴明漪”:通过打开器具映照水波,展现清澈与宁静。
- “映丹崖错绣”:色彩的对比与交错,增加了视觉美感。
- “正潦收山瘦”:溪水退去,山显得瘦削,暗含时光流逝的无情。
- “坐溪桥贪看斜阳”:诗人在桥上沉醉于落日的美景。
- “趁昏鸦归后”:夕阳西下,乌鸦归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叶浓于酒”,通过比喻增强了秋天的浓烈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枫僝柳僽”,表现工整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营造出亲切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宁静与思索的情绪。
意象分析:
- 枫:象征秋天的成熟与丰盈。
- 柳:柔韧与轻盈的象征,表现出生命的脆弱。
- 黄叶:代表凋零与流逝,增加了季节的感伤。
- 溪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斜阳:夕阳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秋天的感悟
C. 对冬天的期待 -
“黄叶浓于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
诗中“潦收”指的是什么?
A. 河水上涨
B. 河水退去
C. 河水清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黄公渚的诗作相比,前者更强调对国家的思念与忧虑,而后者则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作者的情感,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黄公渚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