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宴•谴燕》
时间: 2025-01-26 07:3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庭宴•谴燕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紫燕双依,雕梁并语。
拴帘不放伊飞去。
问伊昨夜过香溪,
见郎那里花间住。
一回捲上帘儿,
放去寻郎何处。
待晚归来,
街得黏泥絮。
似诉画楼前,
薄倖人如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对燕子在雕梁上双双依偎,轻声细语。把帘子拴住,不让它飞走。我问这只燕子,昨夜经过香溪,是否见到我的郎君在花丛中居住。燕子轻轻卷起帘子,似乎在探寻郎君的去处。等到夜晚归来,才发现街道上沾满了泥土和花絮。这一切似乎在诉说着画楼前那个薄情的人是如何对待我的。
注释:
- 紫燕: 指的是一种小燕子,象征着爱情和温柔。
- 雕梁: 指装饰华丽的梁,象征着美丽的环境。
- 拴帘: 把帘子绑住,表示对燕子的留恋。
- 香溪: 美丽的溪流,象征着浪漫的场景。
- 薄倖人: 指的是薄情的人,表达了对爱情的不满与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是明代的一位女诗人,生平多以抒情诗见长。她的作品常常充满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后庭宴•谴燕》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女性的爱情和婚姻受到极大限制。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歌鉴赏:
《后庭宴•谴燕》通过燕子这一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对燕子的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更是对爱情的寄托。燕子在雕梁上双双依偎,恰如恋人间的亲密无间,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转为失落与哀伤。
诗中“问伊昨夜过香溪,见郎那里花间住”一联,表露了对爱情的期盼与期待,暗示着对郎君的思念。而“待晚归来,街得黏泥絮”,则是对现实的无情揭示,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不确定性,令人感到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复杂心理,既有渴望,也有失落,既有甜美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燕双依,雕梁并语: 燕子双双依偎在雕刻的梁上,轻声细语,展现出温柔的场景,象征着恋人间的甜蜜。
- 拴帘不放伊飞去: 将帘子拴住,不让燕子飞走,表现出对爱情的留恋和不舍。
- 问伊昨夜过香溪: 向燕子询问昨晚是否经过香溪,展现出对郎君的思念。
- 见郎那里花间住: 询问燕子是否见到了自己的爱情,暗示对恋人的思念。
- 一回捲上帘儿: 燕子卷起帘子,表现出对郎君去向的探寻。
- 放去寻郎何处: 放开燕子,希望它能带去自己的思念。
- 待晚归来,街得黏泥絮: 等待夜晚归来,却发现街道上满是泥土和花絮,象征着现实的无情。
- 似诉画楼前,薄倖人如许: 燕子似乎在诉说着画楼前那个薄情的人,表达了对爱情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拟人: 燕子的行为被赋予人性,使情感更为生动。
- 比喻: 通过燕子和花间的描绘比喻爱情的美好。
- 对仗: 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美好与脆弱展开,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感伤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燕: 象征爱情与温柔。
- 雕梁: 代表美好的环境与爱情的依托。
- 香溪: 幸福与浪漫的象征。
- 黏泥絮: 现实的无情与爱情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紫燕双依”中的“紫燕”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乡
- D. 哀愁
-
诗中提到的“香溪”代表什么?
- A. 甜蜜的回忆
- B. 现实的困境
- C. 失去的爱情
- D. 自然的美丽
-
诗中“待晚归来,街得黏泥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董以宁的《后庭宴•谴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董以宁的诗更侧重于对现实的无奈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与美好回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代女性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