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腊梅
作者: 沈鹊应 〔清代〕
蝉翼黏霜初透。
别样风光中酒。
偏占玉奴先,
一例暗香盈袖。
三九。三九。
试过宫黄时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初霜刚刚显露的时节,像蝉翼一般薄透。
在这种别样的风光中,酒香四溢。
我偏偏先品尝了这玉奴的酒,
一杯酒中暗香满袖。
三九天,三九天,
我曾经在宫黄的时节品酒。
注释:
字词注释:
- 蝉翼: 指蝉的翅膀,比喻轻薄而透亮。
- 黏霜: 形容霜冻的清晨,霜冻在物体上。
- 玉奴: 指一种名贵的酒。
- 暗香: 形容隐约而不明显的香气。
- 三九: 指冬季最冷的三九天。
- 宫黄: 指古代宫廷中流行的酒。
典故解析:
“宫黄”指的是古代宫廷的酒,通常意味着高贵和稀有,象征着一种奢华和享受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鹊应,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正值腊梅盛开之际,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借酒抒怀,感受生命中细致的美好。
诗歌鉴赏:
《如梦令·腊梅》是一首精美的古词,通过描绘冬季腊梅盛开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细腻的感伤。全词通过“蝉翼黏霜”开篇,生动地表现出初冬时节的寒冷与清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透彻的寒意。接下来的“别样风光中酒”,不仅仅是对美酒的享受,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偏占玉奴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秘密,似乎在向人们展示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这里的“暗香盈袖”更是将腊梅的香气与酒香相结合,浑然天成,传递出一种美丽而又若隐若现的情感。最后“试过宫黄时候”一句,意在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上相辅相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细节的敏感。诗人在寒冷的冬日中,通过腊梅与美酒,找到了心灵的温暖,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生活中总有值得珍惜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蝉翼黏霜初透: 描写冬季初霜的景象,薄霜像蝉翼一样轻薄,传递出一种清寒之感。
- 别样风光中酒: 在不同寻常的风景中,酒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享受。
- 偏占玉奴先: 强调自己首先享用了这种珍贵的酒,表现一种得意与享受。
- 一例暗香盈袖: 形容酒的香气似乎已经渗透到衣袖中,暗示着一种隐秘的美好。
- 三九。三九。: 重复三九天,强调寒冷的季节。
- 试过宫黄时候: 回忆曾经享受过的奢华生活,流露出一种遗憾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蝉翼”比喻霜,形象生动。
- 拟人: “暗香盈袖”赋予香气以生命,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传递出一种在寒冷冬季中依然可以找到温暖与快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翼: 象征轻盈与脆弱。
- 霜: 代表寒冷、孤寂。
- 酒: 象征欢愉与放纵。
- 腊梅: 代表坚韧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奴”指的是一种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
“三九”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三九天
B. 三九个朋友
C. 三九种梅花
D. 三九种酒 -
诗中“暗香盈袖”表现了什么情感? A. 伤心
B. 快乐
C. 忧伤与怀念
D. 愤怒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对比沈鹊应的《如梦令·腊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沈鹊应更侧重于冬季的孤独与坚韧,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柔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