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

时间: 2025-01-27 04:40:58

鹃血层层染瓣,猩红点点凝芽。

窥香蛱蝶错疑花。

绕遍曲阑欲下。

晓起最怜著露,晚来尤爱笼霞。

挽将春色到山家。

不怕西风吹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
作者:万锦雯 〔清代〕
鹃血层层染瓣,猩红点点凝芽。
窥香蛱蝶错疑花。绕遍曲阑欲下。
晓起最怜著露,晚来尤爱笼霞。
挽将春色到山家。不怕西风吹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一首诗描绘了窗前红叶的美丽景象,仿佛是用鹃血般的色彩染红了花瓣,点缀着初生的嫩芽。花香引得蝴蝶错以为是花,围绕着曲阑不停盘旋,似乎要飞下去。清晨时分,最是怜惜那露水,傍晚更爱那笼罩在霞光中的景致。希望把春天的色彩带到山中的家,不怕西风将这些美丽的红叶吹落。

注释

  • 鹃血:指杜鹃花的血色,形容红色鲜艳。
  • 猩红:鲜红,形容颜色非常明亮。
  • 凝芽:形容花芽凝聚,生长的状态。
  • 蛱蝶:指一种蝴蝶,常在春夏季节出现。
  • 曲阑:曲折的栏杆,古时园林中的一种装饰。
  • 笼霞:霞光笼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万锦雯,清代女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她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创作于秋冬之际,窗前的红叶勾起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慨,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窗前的红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通过“鹃血层层染瓣”,诗人将红叶的色彩与鲜艳的杜鹃花相提并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秋天的绚丽。诗中反复出现的“爱”,如“晓起最怜著露,晚来尤爱笼霞”,不仅表达了对清晨露水的珍视,也传达了对傍晚霞光的喜爱,这种对时光的珍惜与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情。

诗的后半部分,“挽将春色到山家”,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春的色彩与生机带到自己的山居之地,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宿感。最后一句“不怕西风吹谢”,更是突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洒脱态度,纵使红叶凋零,也不惧怕,这种心境让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鹃血层层染瓣:描绘了红叶鲜艳的颜色,形象地将红叶与杜鹃花的鲜红相联系。
  • 猩红点点凝芽:红叶上点缀着新芽,展现生机与希望。
  • 窥香蛱蝶错疑花:蝴蝶误以为是花,表现出花香的诱惑。
  • 绕遍曲阑欲下:蝴蝶围绕着栏杆,表现出对美景的留恋。
  • 晓起最怜著露:清晨时分,诗人对露水的珍视,寓意清新。
  • 晚来尤爱笼霞:黄昏时分,霞光的美丽让诗人倍感欣赏。
  • 挽将春色到山家:希望将美好的春色送到自己的山家,体现对自然的向往。
  • 不怕西风吹谢: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红叶比作“鹃血”,增强形象感。
  • 拟人:蝴蝶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晓起”和“晚来”,“怜”和“爱”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红叶为主线,表达了对秋天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生命力与美丽。
  • 蛱蝶:象征着自由与对美的追求。
  • 露水:象征着清晨的生机与新鲜。
  • 霞光:象征着黄昏的宁静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万锦雯
    • C. 杜甫
  2. 诗中“晓起最怜著露”中“怜”的意思是?

    • A. 讨厌
    • B. 喜爱
    • C. 忘记
  3. 诗末“不怕西风吹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恐惧
    • B. 洒脱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叶》 - 朱自华
  • 《秋天的怀念》 - 史铁生

诗词对比

  • 万锦雯的《少年游 咏窗前红叶》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万锦雯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陆游则更多反映对人生的感慨与忧伤。两者虽同为秋景,却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