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倚空绝壁势雄豪,
招引山风接海涛。
不假他人立名字,
严台何似此台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巍峨壮丽的钓台。它依靠在陡峭的悬崖上,气势磅礴,令人感到豪迈;山风呼啸而来,海涛拍打着岩石,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象。诗人不需要别人来为其命名,这座钓台的高度和气势都无法与其他地方相比,显得独一无二。
注释:
- 倚:依靠,靠着。
- 空绝壁:指高耸的悬崖,形容其险峻。
- 雄豪:雄伟豪放,气势磅礴。
- 招引:吸引,引导。
- 他人:其他人,旁人。
- 严台:指诗人所描绘的钓台,其形象高大。
- 何似:怎么能比得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钓台”本身可以引申出古代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钓鱼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伯寿,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傅伯寿在游历时所作,通过对钓台的描绘,表达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在宋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感悟,钓台作为一个象征隐逸和超然的场所,恰好符合这一主题。
诗歌鉴赏:
《钓台》是一首表现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对钓台的刻画,传达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诗的开头“倚空绝壁势雄豪”即以雄伟的画面吸引读者,突显了钓台的高耸和险峻。接着“招引山风接海涛”,山风与海涛的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也表明了钓台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的风与涛不仅是自然元素的描写,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不假他人立名字,严台何似此台高”,强调了钓台的独特与无可替代,诗人不愿借助他人的名声,充分展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这种自信与对自然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空绝壁势雄豪”:诗人用“倚空”形容钓台的高度和位置,表现出一种壮丽的气势。
- “招引山风接海涛”:山风和海涛的结合,表现了自然的壮观,也是对钓台环境的描绘。
- “不假他人立名字”:强调钓台的独特性,不需要他人为其命名,显示出一种自我认同。
- “严台何似此台高”:以反问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钓台的卓越和无与伦比。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风”“海涛”,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将钓台与高峻的山壁进行比较,突显其壮观。
- 夸张:形容钓台的高度和气势,营造出一种宏伟的场景。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自然的壮丽与钓台的独特,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钓台:象征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亲近,体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山风、海涛:代表自然的力量与美,增强诗的意境。
- 绝壁:象征险峻和孤独,强调钓台的独特位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倚空绝壁”中的“绝壁”指的是: a) 一座山
b) 高耸的悬崖
c) 一片平地 -
本诗主要表达的主题是: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及隐逸生活的赞美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
诗中“招引山风接海涛”最能体现什么意象? a) 风和涛的结合
b) 钓鱼的乐趣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傅伯寿的《钓台》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傅伯寿更侧重于壮丽的气势,而王维则倾向于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傅伯寿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