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采莲曲
作者: 萧纲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太阳照耀着空旷的岸边,正值采莲的好时光。
微风吹起,湖面波浪起伏,难以渡过,虽然莲花繁多,但采摘的人却不多。
船桨轻轻一划,莲花飘落,船儿移动时,白鹭也随之飞起。
荷叶的藤丝缠绕在手腕上,菱角的荚果远远地牵扯着衣裳。
注释:
- 晚日: 指傍晚的太阳。
- 空矶: 空旷的岸边。
- 承晚晖: 承接着傍晚的阳光。
- 风起湖难渡: 风起时湖面波动,渡船变得困难。
- 棹: 船桨。
- 芙蓉: 指莲花。
- 荷丝: 荷花的藤丝。
- 菱角: 一种水生植物,果实可食用。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涉及直接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纲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常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采莲曲》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采莲的情景,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采莲曲》是一首描写采莲活动的诗歌,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以“晚日照空矶”引入,营造出一个宁静、温暖的傍晚景象。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描绘了采莲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又体现了人们享受生活的乐趣。随着风起,湖面波动,采莲的难度增加,增加了诗中一丝紧张感。随后,诗人通过“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的描写,展现了采莲的细腻与雅致。整首诗的意象清新,情感细腻,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晚日照空矶: 描绘傍晚阳光洒在空旷的岸边,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采莲承晚晖: 采莲活动正值晚霞映照,增加了美感。
- 风起湖难渡: 描述微风起时,湖面波动,渡船变得困难。
- 莲多采未稀: 虽然莲花繁多,但采摘的人不多,反映出静谧的环境。
- 棹动芙蓉落: 船桨划动,莲花随之飘落,生动形象。
- 船移白鹭飞: 船只移动,白鹭随之飞起,增加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 荷丝傍绕腕: 荷叶的藤丝缠绕手腕,表现出亲近自然的细腻。
- 菱角远牵衣: 菱角的荚果牵扯衣服,增添了生活的趣味。
修辞手法:
- 比喻: “晚日照空矶”,将阳光比作温暖的照耀。
- 拟人: “棹动芙蓉落”,让莲花有了动态。
- 对仗: 如“船移白鹭飞”与“棹动芙蓉落”形成对照,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日: 象征着宁静与结束。
- 荷花: 代表纯洁与美好。
- 白鹭: 象征自由与优雅。
- 菱角: 表示生活的点滴趣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晚日照空矶”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早晨的雾气
B) 傍晚的阳光
C) 正午的烈日
D) 夜晚的星空 -
“风起湖难渡”中“难渡”的意思是: A) 容易通过
B) 难以渡过
C) 快速到达
D) 安全无恙 -
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着什么? A) 努力
B) 自由与优雅
C) 冷漠
D) 喧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逢李龟年》 by 杜甫
- 《月下独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南逢李龟年》: 同样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忧愁与思乡之情。
- 《月下独酌》: 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采莲曲》中的团圆与自然的愉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南北朝诗歌研究》
以上是对《采莲曲》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