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露迎阶欲二更,剪镫独客总关情。
西山爽气曾经眼,东国儒生偶识名。
中夜忽思笺蝎赋,隔邻偏觉僻驴鸣。
枣林桑泊多秋色,输与归程缓辔行。
白话文翻译:
夜深时分,风露轻拂着台阶,似乎快到二更,独自一人点着灯,心中满是思绪。西山的清爽之气曾经映入眼帘,东国的儒生偶然间听闻了我的名声。半夜忽然想到写给友人的诗,隔壁却隐约传来驴鸣声,显得格外孤寂。枣林和桑树旁的秋色正浓,似乎在劝我慢慢回家,放慢马的步伐。
注释:
- 风露:指清晨的风和露水,常用来描写秋冬时节的冷清。
- 二更:夜间的时间单位,通常指晚上11点到1点。
- 剪镫:点灯,镫是古代的一种灯具。
- 关情:关心情感,思念之情。
- 爽气:指清新凉爽的空气。
- 东国儒生:指来自东方地区的读书人,这里暗示对方的文化背景。
- 笺蝎赋:写给友人的诗,笺指纸张,蝎赋可能是特指一种诗歌形式。
- 僻驴鸣:偏僻的地方传来的驴叫声,增强了孤独感。
- 枣林桑泊:指枣树和桑树成林,秋色浓厚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棣(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独处之际,思念友人,感受秋夜的清冷与孤寂,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归途的思索。
诗歌鉴赏:
《寄春槁》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与思念之情的诗歌。全诗在描绘孤独的夜晚时,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深思的状态。开篇的“风露迎阶欲二更”便营造出了一种萧瑟的氛围,夜深人静,诗人的孤独感愈加显著。接下来,诗人提到“西山爽气曾经眼”,通过对自然清爽气息的回忆,表达了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东国儒生偶识名”一句,显示了诗人与他人交往的渴望,暗示了他内心对友谊的重视。中夜的思索与隔壁传来的驴鸣声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显了孤独感。最后两句“枣林桑泊多秋色,输与归程缓辔行”则在秋色的映衬下,表现了对归途的期待与思考,仿佛在说,虽然孤独与思念交织,但依然有着归家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汪棣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露迎阶欲二更:夜晚的冷风和露水轻轻拂过台阶,预示着时光已接近夜深。
- 剪镫独客总关情:独自一人点亮灯火,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 西山爽气曾经眼:曾经在西山感受到那清新的气息,令人怀念。
- 东国儒生偶识名:提到来自东国的读书人,暗示对方文化背景的渊源。
- 中夜忽思笺蝎赋:在午夜时分,忽然想起了要写给友人的诗句。
- 隔邻偏觉僻驴鸣:隔壁偏僻处传来的驴鸣声,显得愈加孤寂。
- 枣林桑泊多秋色:描绘了枣树和桑树下的浓厚秋色,呈现出自然的美好。
- 输与归程缓辔行:似乎在告诉自己,慢慢归去,感受这份秋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露”比喻夜晚的清冷。
- 拟人:秋色“多”,仿佛是有情感的存在,影响着归途。
- 对仗:首句与次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的夜晚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孤独时刻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露:象征着清凉与孤独,暗示着思绪的流动。
- 西山: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自然的宁静。
- 东国儒生: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对知识的向往。
- 驴鸣:隐喻孤独与生活的艰辛。
- 秋色: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风露”象征着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清凉与孤独
C. 热闹的市集
D. 友谊的深厚 -
诗人提到的“东国儒生”代表了什么? A. 西方的商人
B. 读书人和文化
C. 农民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秋夕》 by 杜牧
诗词对比: 可以将《寄春槁》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在孤独时刻的思念与感慨,但汪棣的诗更强调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杜甫则更注重兄弟情谊的深厚与对家庭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