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

时间: 2025-01-25 17:56:01

世变生如寄,江寒浪未收。

孤灯成坐啸,万感怯登楼。

对酒友青眼,论诗兄白头。

清游能几度,聚散等浮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
世变生如寄,江寒浪未收。
孤灯成坐啸,万感怯登楼。
对酒友青眼,论诗兄白头。
清游能几度,聚散等浮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的感慨,感到人生如同寄居般短暂,江水寒冷,波浪尚未平息。在孤独的夜晚,烛光微弱,似乎在对着自己低声啸叫,心中千般情绪让人不敢轻易走出楼去。与酒友相对而坐,彼此投以青眼,谈论诗歌的情谊却已是白发苍苍。这样的清游能有多少次呢?聚散如同浮沤一般,难以捉摸。

注释:

字词注释:

  • 世变: 世事变化,指人生的无常。
  • 如寄: 像寄居一样,形容人生的短暂。
  • 江寒: 江水寒冷,暗示时节或心境的寒冷。
  • 孤灯成坐啸: 在孤单的灯下,感到寂寞和无奈。
  • 青眼: 友好的眼神,形容对朋友的亲切。
  • 白头: 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清游: 清闲的游玩。
  • 聚散等浮沤: 聚会与分散如同水面泡沫一样,转瞬即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眼”和“白头”暗含古代对友谊的重视与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守敦,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关注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身处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内心感受到无奈与孤独,借以抒发对友谊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孤独场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深刻感悟。开篇即以“世变生如寄”引入,点明了诗人对生活短暂的感慨。在这孤寂的夜晚,诗人的心情随着寒冷的江水逐渐沉重,波浪未平,内心的挣扎与思绪如潮水般涌来。

“孤灯成坐啸”,在孤独的烛光下,诗人似乎在与自己的孤独对话,抒发内心的无奈与迷茫。接下来的“对酒友青眼,论诗兄白头”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尽管时光荏苒,友谊却依然存在。诗人在与朋友共饮的瞬间,感受到曾经的青春已被岁月侵蚀,白发苍苍的他们依然相知相惜。

最后两句“清游能几度,聚散等浮沤”,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聚会与离散如同水面上的泡沫,转瞬即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变生如寄”: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江寒浪未收”:描绘冷清的江水,暗示内心的寒冷。
  • “孤灯成坐啸”:烛光下的孤独,似在自言自语。
  • “万感怯登楼”:心中感受众多,却不敢走出楼去。
  • “对酒友青眼”:与朋友相对,眼中流露亲切。
  • “论诗兄白头”:讨论诗歌,感叹白发苍苍。
  • “清游能几度”:对未来的清闲游玩充满疑虑。
  • “聚散等浮沤”:聚散如泡沫般,难以捉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寄居,强调短暂与无常。
  • 拟人:孤灯似乎在对着自己诉说,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聚散等浮沤”,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无常”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灯: 象征孤独与寂静。
  • 江寒: 体现环境的冷淡,也反映内心的寒冷。
  • 青眼/白头: 友谊与岁月的象征,传达与友人相聚的珍贵。
  • 浮沤: 暗示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变生如寄”是什么意思?

    • A. 生活如梦
    • B. 人生短暂
    • C. 变化无常
      答案: B
  2. 诗人在夜晚感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 A. 高兴
    • B. 孤独
    • C. 兴奋
      答案: B
  3. “聚散等浮沤”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长存
    • B. 人生无常
    • C. 诗酒共欢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方守敦的《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但方守敦更加强调孤独与时局的变迁,而李白则充满豪情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皖寓楼夜独坐 其三》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