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时间: 2024-09-19 21:59: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著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慢赢得秋声两耳,冷泉亭下骑驴。
白话文翻译:
我穿着破旧的荷衣,笑着让西风吹拂,仿佛又回到了西湖。湖中往日的饮酒者,如今与我又有谁共饮呢?远处的山峰环绕,仿佛又展开了一幅画卷。三十里的芙蓉花依然绽放,红花与翠叶相依相偎。眼前的景色清澈无物,任凭房屋浮在天上,身心仿佛沉浸在空虚之中。夕阳余晖下,飞过的雁群稀疏点点。故人已老,豪情壮志似乎全无。慢慢地听着秋声在耳边响起,坐在冷泉亭下骑着驴。
注释:
-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象征清新和自然。
- 西风:指秋天的风,带有一丝凉意,使人感到孤寂。
- 芙蓉:指的是荷花,常被用来象征美丽和高洁。
- 一目清无留处:意指目光所及之处一片清空、无物,表达一种空灵的感觉。
- 好襟怀消减全无:意指老朋友的豪情壮志已然消逝,感慨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茪(生卒年不详),字正之,号笙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闻名。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经历了社会动荡,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
《汉宫春》作于诗人晚年,经过岁月的洗礼,诗人对人生、友谊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诗中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是一首充满思绪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映射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开头部分,诗人穿着“破荷衣”,在秋风中感受自然的变化,展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西湖的景色,既是外在的自然美,又是内心情感的反映。诗中提到的“旧时饮者”,唤起对往日友人的思念,似乎在质问:如今的我,能与谁共享这份宁静?
接下来的描写如“山山映带”,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幅美丽的画卷,三十里芙蓉的景象则呈现出一种生机与美丽,映衬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空虚。诗中的“残烧夕阳过雁”,一方面描绘了自然的景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透过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间、回忆与失落的故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著破荷衣:穿着破旧的衣服,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
- 笑西风吹我:以笑对待秋风,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 又落西湖:回忆往日与友人共饮的情景。
- 湖间旧时饮者:唤起对往日友人的怀念。
- 山山映带:自然的美景如同画卷般展开。
- 三十里芙蓉步障:形象地描绘出芙蓉的美丽与生机。
- 一目清无留处:表达一种空灵的境界。
- 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感受到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 残烧夕阳过雁:夕阳和飞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对老朋友的思念与感慨。
- 慢赢得秋声两耳:细细品味秋天的声音。
- 冷泉亭下骑驴: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例如“山山映带”。
- 拟人:赋予秋风等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增强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红翠相扶”,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衣:象征清新与自然,反映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西湖:代表美好回忆与友谊,充满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 芙蓉:象征美好与纯洁,增添了诗的美感。
- 夕阳与雁:象征时间流逝,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破荷衣”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贫穷
- B. 诗人的心境
- C. 诗人的身份
- D. 诗人的友谊
-
“山山映带”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 A. 描绘自然景色
- B. 表达诗人的心情
- C. 增强诗的韵律
- D. 反映时间变化
-
诗中“故人老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于孤独的感受与对友谊的怀念,李白更强调酒的豪情,而赵汝茪则更多地融入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思考。王维的《鹿柴》同样注重自然意象,但其内心情感较为平和,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赵汝茪诗集》